[发明专利]旋流装置、含有旋流装置的絮凝器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51726.7 | 申请日: | 202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3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江渤;程丽;李乐乐;李风文;袁云飞;焦政统;丁昕冉;刘海源;辛小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环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7/191 | 分类号: | B01F27/191;B01F27/90;B01F33/81;C02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靳雪华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含有 絮凝 及其 应用 | ||
1.旋流装置,包括桨叶主轴(2)及桨叶(1),桨叶(1)在桨叶主轴(2)上沿轴向间隔设置且沿径向分布;其特征在于桨叶(1)采用扇叶形状,还包括有设置于桨叶(1)外侧的筒体(6),筒体(6)顶部开口,筒体(6)下部侧壁开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水管(11),桨叶主轴(2)顶端及底端与筒体(6)固定,筒体(6)外壁间隔固定有翼片斜板(5),翼片斜板(5)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45°≤α≤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6)与桨叶主轴(2)顶部通过固定杆(3)及固定块(4)配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一径向上分布的桨叶(1)和与其轴向间隔的桨叶(1)在纵向投影上交错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翼片斜板(5)为在筒体(6)外壁上沿轴向间隔分布至少两层,每层翼片斜板(5)在筒体(6)外壁沿同一径向平面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的两层翼片斜板(5)的倾斜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6)底部开设有泥水分离缝(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6)底部设有导流台(9)整体呈锥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台(9)顶部开设有卡槽(8),桨叶主轴(2)的底端插装于卡槽(8)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11)的出水端向上弯曲。
10.含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旋流装置的絮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板(14),隔板(14)将每个絮凝池(15)分隔成相对独立的腔体,每个腔体中设有旋流装置,旋流装置的筒体(6)通过支架(10)与絮凝池(15)及隔板(14)固定,筒体(6)上的进水管(11)通过隔板(14)与上一腔体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絮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6)底部外侧设有用于容纳污泥的排泥斗(12),排泥斗(12)底部通过污泥管(13)与絮凝池(15)外部连通。
12.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旋流装置或权利要求10-11中任一项所述的絮凝器在絮凝沉降中的应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各絮凝池(15)通过连通管依次首尾相连,位于各絮凝池(15)首端腔体内的筒体(6)的进水管(11)与上一絮凝池(15)的出水端连通,位于各絮凝池(15)末端腔体内的絮凝池(15)的池壁上开设有出水管(16),出水管(16)与下一絮凝池(15)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环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环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172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二维平面内生成随机椭圆的方法
- 下一篇:全息显示玻璃及其加工方法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