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卡托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44502.3 | 申请日: | 202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1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严孟;王海滨;张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16 | 分类号: | H04B1/3816;H04B1/3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屈蓓;黄健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深南大道97***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 ||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卡托及移动终端,该卡托包括卡托本体和握持组件,握持组件与卡托本体活动连接,握持组件可相对卡托本体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握持组件在锁持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当握持组件在解锁状态时,拉动握持组件将卡托本体取出。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上述卡托。本申请能够实现无卡针取卡,用户取卡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托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部分手机采取了不可拆卸的电池盖设计。同时,通过设在手机壳体外侧的可插取的卡托来实现插入或取出用户身份识别卡(Subscriber IdentityModel,简称SIM卡)或存储卡。
在构思及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一些方案中,在卡托与壳体外侧壁平齐的端部上或者壳体上具有卡针孔,当卡托需要弹出壳体取卡或者更换卡时,需要将独立设置的卡针插入卡针孔,以触发卡托使其弹出容置腔,进而实现取卡或更换卡的目的。然而,该方式取卡需要借助外部工具,且费时费力。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卡托及移动终端,用户可以在无卡针的情况下取卡,操作简单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卡托,可拆卸的安装于移动终端内,所述卡托包括:卡托本体,所述卡托本体用于放置芯片卡;握持组件,与所述卡托本体活动连接,所述握持组件可相对所述卡托本体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握持组件在锁持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可选地,当所述握持组件在解锁状态时,拉动握持组件可将卡托本体取出。
本申请提供的卡托通过使握持组件与卡托本体活动连接,以使握持组件可相对卡托本体沿第一方向移动。这样,握持组件可以在锁持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当握持组件位于解锁状态时,可通过拉动握持组件将卡托本体取出,不需要借助卡针等辅助工具进行取卡,提高用户取卡或更换卡的便利性,省时省力,能够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可选地,在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握持组件可相对所述卡托本体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形成握持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可选地,所述卡托本体和/或所述握持组件上设置有磁性件;在所述锁持状态时,所述握持组件与所述卡托本体通过所述磁性件的磁性沿第二方向相互吸合;和/或,在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握持组件与所述卡托本体通过所述磁性件的磁性沿第二方向相互分离,所述握持组件部分伸出移动终端并形成握持部。
可选地,所述卡托本体和所述握持组件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可磁性吸附另一者的磁性件,所述握持组件处于所述锁持状态时,所述握持组件与所述卡托本体之间通过磁性而吸合在一起;所述握持组件为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握持组件与所述卡托本体之间磁性相斥而分离,所述握持组件向背离所述卡托本体的一侧移动,以使所述握持组件部分伸出所述移动终端并形成握持部。
可选地,所述卡托本体和所述握持组件上均具有磁性件。
可选地,所述卡托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的两个磁极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和/或,所述握持组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两个磁极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
可选地,当所述握持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之间磁性相斥;和/或,当所述握持组件处于锁持状态时,所述第二磁性件和所述第一磁性件之间磁性吸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45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