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车辆侧倾性能与平顺性能的减震器调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31073.6 | 申请日: | 2022-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9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张汤赟;邹亮;闻坤;高加祥;古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4 | 分类号: | G01M17/04;G01M7/02;G06F30/15;G06F30/17;G06F30/20;G06F111/10;G06F111/04;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周湛湛 |
地址: | 21180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车辆 性能 平顺 减震器 调校 方法 | ||
1.一种提高车辆侧倾性能与平顺性能的减震器调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减震器进行道路振动试验,并对采集到的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对减震器相对运动速度进行分析;
步骤2,建立悬架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对悬架系统进行振动仿真分析;
步骤3,建立减震器空间安装位置与阻尼曲线参数化模型;
步骤4,根据前述步骤中获取的数据对减震器的空间安装位置进行调校;
步骤5,对减震器阻尼特性进行动态调校;
步骤6,综合优化方案效果验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车辆侧倾性能与平顺性能的减震器调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1,在减震器上端在车身上的安装位置与减震器下端在车桥上的安装位置之间布置一根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上端与下端连线与减震器平行,采集频率设置为0—30Hz,分辨率为0.1Hz;
步骤1.2,对车辆进行颠簸路面振动试验,通过位移传感器采集减震器上端与减震器下端的相对位移数据;
步骤1.3,对前述步骤中得到的减震器相对位移数据进行滤波分析,滤波的截止频率为0.5Hz;
步骤1.4,对前述步骤中通过滤波处理后的减震器相对位移数据进行积分处理,计算减震器上端与减震器下端的相对运动速度;
步骤1.5,采用LMS试验设备采集悬架上端与悬架下端加速度试验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车辆侧倾性能与平顺性能的减震器调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1,建立悬架中零部件之间的约束关系,包括车轮与车桥间为旋转副,车桥与车身之间采用弹簧与减震器连接,车轮与试验台之间为接触关系,并计算悬架系统自由度;
步骤2.2,采用ADAMS/CAR建立悬架动力学模型,并对悬架刚度与阻尼进行验证;
步骤2.3,根据减震器阻尼特性曲线,建立减震器各线性段的数学表达式,并采用IF函数设置减震器模型的阻尼特性;
步骤2.4,对悬架动力学模型进行颠簸面振动仿真分析;
步骤2.5,计算减震器上端与减震器下端的相对运动速度,并提取减震器上端与减震器下端的垂向振动加速度,计算悬架振动传递率,根据悬架上端与悬架下端的加速度试验数据,计算悬架传递率试验结果,并与悬架振动传递率仿真结果进行对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提高车辆侧倾性能与平顺性能的减震器调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3中,减震器各线性段的数学表达式是指,将减震器阻尼特性曲线按照减震器相对运动速度划分成不同的工作区间段;在每个区间,减震器阻尼力与减震器相对运动速度近似为线性关系,并建立两者间的数学表达式;将不同区间的减震器阻尼力与减震器相对运动速度的数学表达式联立在一起建成一个方程组,即为减震器各线性段的数学表达式,以此来表示减震器阻尼特性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提高车辆侧倾性能与平顺性能的减震器调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4中,悬架振动传递率是指减震器上端加速度除以减震器下端加速度所得到的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车辆侧倾性能与平顺性能的减震器调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3.1,将减震器下端点坐标P(XP、YP、ZP)设置为变量;
步骤3.2,将减震器各线性段的数学表达式的斜率设置为变量,并建立减震器各线性段的数学表达式的参数化方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10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