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诊疗一体化探头及诊疗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25871.8 | 申请日: | 2022-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8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廖洪恩;李阳曦;马龙飞;张欣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18/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郭亮 |
| 地址: | 10008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诊疗 一体化 探头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诊疗一体化探头及诊疗系统。所述诊疗一体化探头包括第一二向色镜、第二二向色镜、第一振镜和第二振镜;所述第一二向色镜,用于将耦合输入光分离为治疗光和成像光;所述第一振镜,用于对所述治疗光进行反射扫描;所述第二振镜,用于对所述成像光进行反射扫描;所述第二二向色镜,用于将所述治疗光和所述成像光重新耦合形成耦合输出光,以使所述耦合输出光到达待处理组织。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学成像设备与激光治疗设备结合使用时,诊断和治疗的匹配性差,以及监测误差大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诊疗一体化探头及诊疗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辅助医疗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在诸多外科领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相比于传统开放式的肿瘤切除手术,微创手术能够减小创伤、缩短恢复期,减小对病人的生理及心理影响。同时,微创肿瘤手术也要求精准且无遗漏地定位病灶,并做到最大切除以防止复发。
目前,术前通过传统成像手段如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成像对癌症做出初步诊断和病灶边界描画、术中在超声或荧光成像等实时成像模态的引导下进行肿瘤切除的诊疗流程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但是现有的术中成像不能精确地划分病灶边界,软组织形变也会影响到术前影像对手术的引导,手术切除仍然严重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判断。新兴的高分辨率实时光学成像模态如光相干断层成像、光声成像、高光谱成像和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成像等,可以在术中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结果,而激光消融、光动力治疗、光热治疗等则是肿瘤治疗的高效精准的手段。通过结合光学成像和激光治疗,可以提升微创肿瘤手术的诊断治疗效率和预后。
现有技术中,将光学成像设备与激光治疗设备进行结合有多种技术途径。一种途径是,通过二向色镜或光纤合束器将成像光与治疗光整合到同一条光路中,该途中通过同一扫描组件同时实现成像和治疗。其中,成像光用于对病灶进行诊断,治疗光用于对病灶进行治疗。但是,该途径由于共用扫描组件,会导致进行定点治疗时无法进行成像监测,诊断和治疗的过程无法实时匹配,进而造成监测误差,影响治疗效果。另一种途径是,直接在内窥镜或腹腔镜的通道中放入独立的成像探头和治疗探头。但是该途径依赖于手动操作来对病灶进行激光消融等治疗,成像和治疗探头运动不同步等原因造成诊断和治疗的过程匹配性差,存在较大的监测误差,影响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诊疗一体化探头及诊疗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学成像设备与激光治疗设备结合使用时,诊断和治疗的匹配性差,以及监测误差大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诊疗一体化探头,所述诊疗一体化探头包括第一二向色镜、第二二向色镜、第一振镜和第二振镜;所述第一二向色镜,用于将耦合输入光分离为治疗光和成像光;所述第一振镜,用于对所述治疗光进行反射扫描;所述第二振镜,用于对所述成像光进行反射扫描;所述第二二向色镜,用于将所述治疗光和所述成像光重新耦合形成耦合输出光,以使所述耦合输出光到达待处理组织。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诊疗一体化探头,所述第一二向色镜和所述第二二向色镜的镜面平行;所述第一振镜和所述第二振镜的镜面平行;所述第一二向色镜与所述耦合输入光形成的角度为45°。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诊疗一体化探头,所述第一二向色镜和所述第二二向色镜的参数相同;所述第二二向色镜,具体用于侧向输出所述耦合输出光,以使所述耦合输出光到达所述诊疗一体化探头侧面的所述待处理组织。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诊疗一体化探头,所述第一二向色镜为高通型,且所述第二二向色镜为低通型;或者,所述第一二向色镜为低通型,且所述第二二向色镜为高通型;所述第二二向色镜,具体用于前向输出所述耦合输出光,以使所述耦合输出光到达所述诊疗一体化探头前端的所述待处理组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58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