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野黄芩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瘢痕的药物中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25664.2 | 申请日: | 202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2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张艺凡;高雅;温东晟;侯家康;李青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352 | 分类号: | A61K31/352;A61P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王秋霞;许亦琳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芩 制备 预防 治疗 瘢痕 药物 中的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特别是涉及野黄芩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瘢痕的药物中的用途,野黄芩素通过上调RIPK1表达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程序性坏死、抑制皮肤成纤维细胞活性及分泌促瘢痕形成的细胞外基质等生物学行为,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皮肤瘢痕增生或其它组织纤维化相关疾病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特别是涉及野黄芩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瘢痕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增生性瘢痕是一种皮肤纤维化疾病,是以成纤维细胞增殖失控和胶原等大量细胞外基质过度产生和沉积为特征的皮肤真皮层的纤维代谢性疾病。它是一种影响人生理与心理健康的常见疾病,通常继发于创伤、烧伤与外科手术。有报道表明其在常规手术后病人中的发病率为36~64%,在深度烧伤病人中的发病率可高达91%。病理性瘢痕不仅影响患者容貌,且产生的挛缩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给创面修复与再生医学领域带来了极为严峻的挑战。
目前病理性瘢痕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有多种,主要集中在上皮覆盖创面后,在瘢痕形成前和尚未成熟的阶段尽量去除各种造成瘢痕增生的因素,防止瘢痕对机体造成各种畸形和功能障碍。现有的预防和治疗病理性瘢痕方法的局限性主要有:1.手术疗法,治疗过程痛苦、复发率高且无法适用于大面积瘢痕的患者;2.加压治疗及硅胶制品治疗,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效果较好,但患者需长期佩戴弹力加压装置,生活严重不便;3.放射治疗,治疗效果有限,且对患者全身和局部往往造成永久性放射性损伤;4.冷冻治疗,仅适用于面积较小的瘢痕,且治疗可引起皮肤色素加深、皮肤轻度萎缩等并发症;5.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产生皮肤萎缩、色素脱失、毛细血管扩张、女性月经失调、注射部位溃烂或钙化等并发症;6.激光疗法,临床有效率较低,易诱发新的瘢痕;7.抗肿瘤药物治疗,对局部及全身正常细胞毒性较大,临床价值尚不确切;8.他克莫司、他汀类药物、他莫昔芬等药物,临床疗效有限,治疗靶点尚不确切。
目前对于瘢痕病理学机制的研究大多表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源自于异常的创面愈合过程,尤其是无法正常终止的愈合过程,而这一过程主要与细胞的死亡信号失调相关。具体来说,创面修复过程分为炎症期、增殖期和重塑期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有序出现,且各阶段特异性的细胞迅速而有序地增殖,完成相应的任务后又迅速地死亡退出创面,使下一阶段的修复过程得以启动。最新的研究认为,细胞经由RIPK1激活的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是瘢痕停止增生,转至重塑期的重要机制。一旦细胞内程序性坏死信号失调,细胞死亡受阻,不能迅速及时地退出创面,就会使增殖期过度延长,重塑期发生延迟,造成成纤维细胞和细胞外基质蛋白大量堆积,胶原的合成与降解失衡,最终导致瘢痕过度增生。因此,如能够找到有效药物靶向RIPK1,将有可能为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治疗提供精准有效的治疗新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野黄芩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瘢痕的药物中的用途,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野黄芩素或其衍生物及二者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瘢痕的药物中的用途。
所述瘢痕选自表浅性瘢痕、挛缩性瘢痕、蹼状瘢痕、凹陷性瘢痕、萎缩性瘢痕、桥状瘢痕和赘状瘢痕、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野黄芩素在制备RIPK1上调剂中的用途。
本发明还提供野黄芩素在制备以下产品中的用途:
1)抑制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活性;
2)抑制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3)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程序性坏死;
4)降低Col1a1、Col3a1或α-SMA表达水平。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野黄芩素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瘢痕的药物中的用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56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馏水转换罐
- 下一篇:一种杂交谷子无人机辅助授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