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粉的闪蒸干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22899.6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9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财;林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海汇生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8 | 分类号: | F26B9/08;F26B23/00;F26B25/04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6 | 代理人: | 蔡超婧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粉 闪蒸 干燥 方法 | ||
1.一种鱼粉的闪蒸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蒸煮,通过蒸煮机对鱼粉原料进行蒸煮,使鱼体脂肪细胞完全破裂;
S2压榨,通过压榨机对蒸煮后的鱼粉原料进行压榨,把鱼原料压榨为固体物质和鱼蛋白水;
S3分离,通过过滤机将压榨后的鱼粉原料进行固水分离;
S4干燥,通过干燥装置对分离后的鱼粉原料固体物质进行干燥处理;
上述鱼粉闪蒸干燥过程中用到的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1),所述干燥箱(1)中转动设置有两个转轴(2),两个所述转轴(2)上均固定套接有放置板(3),且干燥箱(1)的一侧设置有与转轴(2)相配合的翻转机构(4),两个所述放置板(3)的下侧均固定设置有多个振动机构(5),且干燥箱(1)的一侧设置有与各个振动机构(5)和翻转机构(4)相配合的时间控制机构(6),所述干燥箱(1)的上侧设置有盖板(7),且盖板(7)上固定连接有排气管(8),所述盖板(7)上固定连接有支架(9),且支架(9)和盖板(7)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往复丝杠(10),两个所述往复丝杠(10)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11),且支架(9)上设置有与其中一个往复丝杠(10)相配合的驱动机构(12),两个所述往复丝杠(10)之间螺纹连接有与排气管(8)相配合的封堵头(13),所述干燥箱(1)的四周内壁均嵌设有电加热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粉的闪蒸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4)由控制箱(41)、电磁板(42)、金属板(43)、齿轮(44)和齿杆(45)组成,所述控制箱(41)固定设置于干燥箱(1)的一侧侧壁上,且转轴(2)的一端延伸至控制箱(41)中并与齿轮(44)固定套接,所述电磁板(42)嵌设于控制箱(41)中,且电磁板(42)通过多个拉伸弹簧(15)与金属板(43)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板(43)与控制箱(41)滑动连接,所述齿杆(45)固定设置于金属板(43)上,且齿杆(45)与齿轮(44)相啮合,所述齿杆(45)的下端贯穿控制箱(41)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粉的闪蒸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机构(5)由防护壳(51)、电磁块(52)、永磁块(53)、固定块(54)、振动球(55)组成,所述防护壳(51)固定设置于放置板(3)的下侧,所述电磁块(52)嵌设于防护壳(51)中,且永磁块(53)滑动设置于防护壳(51)中,所述电磁块(52)与永磁块(53)之间通过多个复位弹簧(16)固定连接,且固定块(54)固定设置于永磁块(53)上,所述振动球(55)固定设置于固定块(54)上,且振动球(55)与放置板(3)接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粉的闪蒸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控制机构(6)由第一时间继电器(61)、第二时间继电器(62)和电磁继电器(63)组成,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61)与电磁继电器(63)电性连接,且电磁继电器(63)与第二时间继电器(62)电性连接,位于上侧的所述翻转机构(4)和各个振动机构(5)与第一时间继电器(61)电性连接,位于下侧的所述翻转机构(4)和各个振动机构(5)与第二时间继电器(62)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粉的闪蒸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11)由两个同步轮(111)和同步带(112)组成,两个所述同步轮(111)分别固定套接于对应的往复丝杠(10)上,且两个同步轮(111)之间通过同步带(112)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粉的闪蒸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2)由驱动盒(121)、主动锥齿轮(122)、从动锥齿轮(123)和微型电机(124)组成,所述驱动盒(121)固定设置于支架(9)上,且其中一个往复丝杠(10)的上端延伸至驱动盒(121)中并与从动锥齿轮(123)固定套接,所述主动锥齿轮(122)转动设置于驱动盒(121)中,且主动锥齿轮(122)与从动锥齿轮(123)相啮合,所述主动锥齿轮(122)的传动轴与微型电机(124)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122)和从动锥齿轮(123)的齿数比为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海汇生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州海汇生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289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