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工智能的多站雷达融合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22307.0 | 申请日: | 202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5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宝;李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S13/86 | 分类号: | G01S13/86;G01S13/87;G01S13/89;G01S13/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沈阳工匠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56 | 代理人: | 孙楠 |
地址: | 11602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人工智能 雷达 融合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多站雷达融合监测系统,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设备安装模块、环境样本远程采集模块、采集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分析处理模块、数据输出模块和设备维护模块,设备安装模块首先进行相关环境远程监测设备的安装,利用环境样本远程采集模块进行目标区域的环境样本采集,采集数据存储模块对上一模块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存储,数据分析处理模块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处理完成后由数据数据输出模块进行发送,设备维护模块对监测设备进行实时观察。本发明基于人工智能系统,通过采用雷达监测装置、CCTV、无人机巡航和AIS设备等对环境进行监测并进行样本采集,提升样本采集数据的完善度及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人工智能的多站雷达融合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环境监测,是指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和测定的活动,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反映环境质量的指标进行监视和测定,以确定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的高低,环境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物理指标的监测、化学指标的监测和生态系统的监测,运用化学、物理、生物、医学、遥测、遥感、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监视、测定、监控反映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各种标志数据,从而对环境质量作出综合评价,其既包括对化学污染物的检测和对物理(能量)因子如噪声、振动、热能、电磁辐射和放射性等污染的监测,又包括对生物因环境质量变化所发出的各种反映和信息测试的生物监测,以及对区域群落、种群迁移变化进行观测的生态监测等;
目前的环境监测系统监测环节不够完善,人工参与度高,监测效率及监测精度受到影响,并且目前的监测系统对采集数据的处理完成度不足;为此,我们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多站雷达融合监测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多站雷达融合监测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基于人工智能的多站雷达融合监测系统,包括设备安装模块、环境样本远程采集模块、采集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分析处理模块、数据输出模块和设备维护模块;
所述设备安装模块用于进行相关环境远程监测设备的安装;
所述环境样本远程采集模块用于进行目标区域的环境样本采集;
所述采集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对环境样本远程采集模块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存储,所述环境样本远程采集模块与采集数据存储模块通信连接;
数据输出模块接收数据分析处理模块发送的数据,并进行数据维护模块端的发送,数据输出模块与数据分析处理模块通信连接;
设备维护模块用于对监测设备进行实时观察,便于即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维护设备使用稳定性;设备维护模块基于计算机终端,其与各监测设备进行终端的通信连接,对各监测设备的运行进行流程监控。
所述数据分析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输出模块;所述采集数据存储模块与数据分析处理模块通信连接;
所述数据输出模块接收所述数据分析处理模块发送的数据,并进行发送,所述数据输出模块与数据分析处理模块通信连接;
所述设备维护模块用于对监测设备进行实时观察,便于即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维护设备使用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设备安装模块对环境远程采集设备进行安装,包括对雷达监测装置、CCTV、无人机巡航和AIS设备的布置和敷设;多站雷达监测在快速卡尔曼滤波跟踪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机动目标位置和速度的高精度卡尔曼滤波算法,用于仅提供距离和测量的多站雷达系统对机动目标的高精度定位和高精度测速,多站雷达系统提供给数据处理中心的距离和信息,通过滤波迭代算法估算出目标的位置和速度;CCTV用于进行视频监控;无人机巡航以扩大监测范围,并具备全天候工作的优势;AIS设备使用海上移动VHF波段交换数据,可视范围广,使用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未经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23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