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低介电常数聚丙烯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215349.1 | 申请日: | 2022-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9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伍清浴;史伟才;杨广丽;贺矢;俞江定;蔡梦丹;竺越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青湖弹性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7/18 | 分类号: | C08L27/18;C08L53/00;C08L23/14;C08K5/134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王玲华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介电常数 聚丙烯 绝缘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低介电常数聚丙烯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低介电常数聚丙烯绝缘材料,所述阻燃低介电常数聚丙烯绝缘材料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聚丙烯:30‑45份,聚四氟乙烯蜡:50‑60份,增韧剂:4‑10份,抗氧剂:0.1‑1份;所述聚四氟乙烯蜡粉粒径为D50≤2μm,滴熔点320±5℃;所述增韧剂为丙烯基弹性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阻燃低介电常数聚丙烯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5G通讯采用毫米波波段,其最大优点是传播速度的提高,但是伴随着穿透力差、衰减大的缺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对材料的介电常数性能提出进一步的要求。随着材料介电常数的降低,信号传输速度将提高,电磁波信号延迟下降,电磁波信号传输损失亦将降低。
目前基于5G的信号传输线主要采用聚四氟乙烯和聚丙烯材质。聚四氟乙烯介电常数为2.1,是介电常数最低的高分子聚合物,且属于难燃聚合物,非常适合用于5G信号传输的绝缘材料,但聚四氟乙烯价格昂贵,加工困难,需要使用特殊推挤设备,对工艺要求极高;而聚丙烯虽然加工简单,成本低廉,介电常数为2.25-2.3可以勉强满足5G信号传输需求,但聚丙烯氧指数低,本身易燃,对于一些阻燃要求高的线缆比如数据线,会增加护套的阻燃负担,影响阻燃的稳定性,并且市场上的阻燃聚丙烯多采用添加阻燃填料的形式增加阻燃性能,但该方法会导致介电常数上升而无法使制得的产品作为5G信号传输的绝缘材料使用。因此需要寻找一种不添加阻燃填料而满足绝缘材料同时具有高阻燃、低介电的性能的方法。
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号:CN109912890A)公开了一种阻燃低介电聚丙烯材料满足车载以太网导线的应用,采用乙烯-辛烯共聚物和乙烯-丁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作为增韧改性树脂,但是该材料还需加入复合阻燃剂、低介电填料以满足阻燃、低介电的目的;且原料种类较多,制备过程繁琐、介电常数仍较高,不足作为5G信号传输的绝缘材料使用。
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号:CN110437540A)公开了一种低介电常数高强度耐候性好的聚丙烯材料,以聚醚酰亚胺为改性剂,与均聚聚丙烯基体协同作用,并通过加入BN六方晶体,降低了改性聚丙烯体系的介电常数,在保持高强度的基础上,使材料在低温下仍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聚醚酰亚胺氧指数47%为难燃材料,加入聚丙烯后为其提供了一定的阻燃性能。但该材料伸长率低,韧性不够好,阻燃性能不够好,无法满足5G绝缘线缆材料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阻燃低介电常数聚丙烯绝缘材料,通过添加聚四氟乙烯蜡、丙烯基弹性体增韧剂,使制得的材料实现兼具高阻燃、低介电的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阻燃低介电常数聚丙烯绝缘材料,所述阻燃低介电常数聚丙烯绝缘材料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聚丙烯:30-45份,
聚四氟乙烯蜡:50-60份,
增韧剂:4-10份,
抗氧剂:0.1-1份;
所述聚四氟乙烯蜡粒径为D50≤2μm,滴熔点为320±5℃;
所述增韧剂为丙烯基弹性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青湖弹性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青湖弹性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53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化工机械废渣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帕西洛韦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