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包铜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12762.2 | 申请日: | 2022-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9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邓顺柳;陈杨;杜鹏;刘旭锋;谢素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16 | 分类号: | B22F1/16;B22F1/054;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黄灿林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包铜 纳米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包铜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高分子化合物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α‑松油醇,搅拌均匀;S2,将铜粉加入到步骤S1得到的溶液中,超声后搅拌均匀;S3,将步骤S2得到的溶液均匀滴加在单晶硅片表面,加热使溶剂挥发,高分子化合物固化;S4,将步骤S3得到的单晶硅片置于感应加热炉中,在真空和还原性气体氛围下感应加热,得到所述碳包铜纳米颗粒。该方法制备时间短,形貌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包铜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碳包铜纳米颗粒的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铜纳米颗粒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相对较低的价格、高导热性和高导电性,被认为是一种能替代大多数贵金属纳米颗粒的材料。然而,铜纳米颗粒在室温下暴露在空气中数小后,就会被氧化形成氧化亚铜。铜的氧化会降低其电导率和热导率。因此,在投入应用前必须解决其抗氧化性差的问题。
由于碳包铜纳米颗粒的碳质壳可以保护铜纳米核不被氧化,近年来,外层为碳质壳的碳包铜纳米颗粒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制备碳包铜纳米颗粒的方法有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火焰燃烧法和电爆炸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存在制备过程繁琐复杂、工艺条件要求高,制备时间长、难于操作;产物形状不规则、形貌不均匀、外部碳质层过厚等缺点,导致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包铜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碳包铜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高分子化合物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α-松油醇,搅拌均匀;
S2,将铜粉加入到步骤S1得到的溶液中,超声后搅拌均匀;
S3,将步骤S2得到的溶液均匀滴加在单晶硅片表面,加热使溶剂挥发,高分子化合物固化;
S4,将步骤S3得到的单晶硅片置于感应加热炉中,在真空和还原性气体氛围下感应加热,得到所述碳包铜纳米颗粒。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高分子化合物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中的一种或两种。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0~200kD;所述聚丙烯腈为相对分子质量为150~200kD。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高分子化合物溶液浓度为20~80mg/mL。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α-松油醇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比为5~6:1。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铜粉为球形,粒径为50~1000nm。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铜粉的加入量为每毫升高分子化合物溶液加入0.048~0.0.144g。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超声的功率为400~500W,超声时间为0.3~0.5h。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感应加热的压强为200~300Pa,加热功率为5~8kW,加热时间为3~9min。
一种上述的方法制备的碳包铜纳米颗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加入α-松油醇使高分子化合物固化,使产物形貌均匀。
本发明采用感应加热的方式,升温速率快、能量利用率高,克服了传统加热的漫长升温过程和温度波动,在几分钟内即可达到所需的反应温度,有效避免了升温过程中出现的副反应。
本发明采用不同大小规格的球形铜粉,由于其流动性好,且能在高分子溶液中良好分散,制得的颗粒保持了铜核的良好形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27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挖掘机模式挡位推荐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有喷雾次数指示的驱动器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