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物特征信息伪造检测的方法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6751.3 | 申请日: | 2022-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7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圣宰;金圭洪;朴成彦;金智焕;韩在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V40/12 | 分类号: | G06V40/12;G06V10/764;G06V10/80;G06V10/82;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张川绪;史泉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物 特征 信息 伪造 检测 方法 设备 | ||
公开了用于生物特征信息伪造检测的方法和设备。所述用于生物特征信息伪造检测的方法包括:从神经网络的中间层提取嵌入向量,神经网络被配置为从包括生物特征信息的图像中检测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被伪造;基于嵌入向量,检测关于生物特征信息是否被伪造的第一信息;以及基于是否检测到第一信息,使用从神经网络的输出层输出的输出向量来检测关于生物特征信息是否被伪造的第二信息。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3月31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21-0041814号韩国专利申请以及于2021年5月6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21-0058817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下面的描述涉及用于生物特征(biometric)信息伪造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智能电话以及各种移动装置和可穿戴装置,用于生物特征信息的安全认证技术可被实现。由于通过生物特征信息的认证是方便的且易于访问,因此生物特征认证可用于各种领域。在这些形式的技术中,由于高水平的便利性、安全性和经济可行性,指纹识别技术可被使用。通常,在指纹识别中,可通过经由传感器获得用户的指纹图像并将获得的指纹图像与预先注册的指纹图像进行比较,来执行用户认证或验证。当精细制造的虚假指纹图案被输入到传感器时,指纹识别装置可能无法将虚假指纹图案与真实指纹图案区分开,因此指纹识别装置可能将虚假指纹图案识别为生物指纹。例如,当其上刻有指纹的材料(诸如,橡胶、硅树脂、明胶、环氧树脂或乳胶)与传感器接触时,刻在这种材料上的指纹可被识别为人体指纹。在生物特征信息的安全性方面,指纹识别装置可能无法将虚假生物特征信息与活体生物特征信息区分开。
发明内容
提供本发明内容以简化的形式介绍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的构思的选择。本发明内容不意在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意在用于帮助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在一个总体方面,一种具有生物特征信息伪造检测的方法包括:从神经网络的中间层提取嵌入向量,神经网络被配置为从包括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的图像来检测生物特征信息是否被伪造;基于嵌入向量,检测关于生物特征信息是否被伪造的第一信息;以及基于是否检测到第一信息,使用从神经网络的输出层输出的输出向量来检测关于生物特征信息是否被伪造的第二信息。
检测第一信息的步骤可包括:基于嵌入向量计算第一分数;以及基于第一分数检测第一信息。
基于第一分数检测第一信息的步骤可包括:确定第一分数是否是在用于确定第一信息的第一阈值范围内的分数;以及响应于确定第一分数是在第一阈值范围内的分数,基于第一分数检测第一信息。
第一阈值范围可基于以下项来确定:第一阈值,对应于第一分数被确定为与伪造信息对应的分数的最大概率,以及第二阈值,对应于第一分数被确定为与活体信息对应的分数的最小概率。
基于第一分数检测第一信息的步骤可包括使用训练后的分类器将第一分数分类为以下中的任一个:在生物特征信息被确定为伪造信息的范围内的分数,以及在生物特征信息被确定为活体信息的范围内的分数。
所述方法可包括:响应于基于第一分数检测到第一信息,输出分类器的分类结果。
所述方法可包括:响应于基于第一分数未检测到第一信息:从所述中间层之后的中间层提取第1-2嵌入向量;基于第1-2嵌入向量计算第1-2分数;以及基于第1-2分数检测第一信息。
基于第1-2分数检测第一信息的步骤可包括使用训练后的第1-2分类器将第1-2分数分类为以下中的任一个:在生物特征信息被确定为伪造信息的范围内的分数,以及在生物特征信息被确定为活体信息的范围内的分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67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BiFRED控制方法以及BiFRED转换器
- 下一篇:投影仪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