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刀具自动进给补偿功能的数控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2398.1 | 申请日: | 202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8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东 |
主分类号: | G05B19/404 | 分类号: | G05B19/4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刀具 自动 进给 补偿 功能 数控 加工 装置 | ||
1.一种具有刀具自动进给补偿功能的数控加工装置,包括车床(1)和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床(1)左侧固定有工件夹具(2),所述车床(1)右端后侧滑动设置有刀具进给装置(3),所述刀具进给装置(3)上设置有若干切刀(4),所述车床(1)前侧内壁滑动有支撑台(7),所述支撑台(7)后侧设置有伸缩杆(5),所述伸缩杆(5)末端设置有工件托(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刀具自动进给补偿功能的数控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系统包括输入模块、储存模块、模拟模块、计算模块、检测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均位于伸缩杆(5)内部,用于检测伸缩杆(5)受到或输出的力,以及伸缩杆(5)的长度变化量,所述驱动模块分别与工件夹具(2)、刀具进给装置(3)、支撑台(6)电连接,用于驱动工件夹具(2)旋转,和刀具进给装置(3)、支撑台(6)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刀具自动进给补偿功能的数控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与储存模块、模拟模块电连接,所述输入模块用于工作人员输入加工代码,传输至储存模块进行储存,所述模拟模块用于建立模型,利用加工代码,配合计算模块和检测模块进行长工件轴的分段式加工,同时模拟出加工进程,用于实时检测进刀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刀具自动进给补偿功能的数控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系统包括以下运行步骤:
S1、工作人员将工件轴固定至工件夹具(2)上,并通过输入模块将加工程序储存至储存模块;
S2、工作人员将刀具进给装置(3)移动至试切位置,同时支撑台(7)移动至相同位置;
S3、伸缩杆(5)伸长,直至压力传感器检测到伸缩杆(5)受到较大的力,表明工件托(6)已经接触并挤压工件轴,伸缩杆(5)停止伸长,并放松;
S4、开始第一次试切,同时距离传感器检测伸缩杆(5)收缩量,即为工件轴试切点的偏移距离Y,试切结束后,重复一次S3,进入S5;
S5、伸缩杆(5)固定不动,开始第二次试切,压力传感器记录第二次试切期间,伸缩杆(5)的最大受力F;
S6、计算模块根据偏移距离Y和最大受力F计算出该切刀的修正系数;
S7、支撑台(7)向左移动l+100mm,其中l为单次加工长度;
S8、开始加工,计算模块和驱动模块驱动伸缩杆(5)进行工件修正和刀具补正;
S9、加工完成后,支撑台(7)和刀具进给装置(3)各向左移动l,重复步骤S9,直至工件轴全部加工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刀具自动进给补偿功能的数控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3-S6中,第一次试切和第二次试切的进刀量相同,记录为v测,同时切刀的修正系数计算方法为:
式中,C表示切刀的修正系数,Y为S4中得到的工件轴试切点的偏移距离Y,X为试切时刀具进给装置(3)与工件夹具(2)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刀具自动进给补偿功能的数控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伸缩杆(5)放松,确保工件轴不会受到切刀(4)以外的力,保证偏移量测量的准确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刀具自动进给补偿功能的数控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8中,工件修正方式为伸缩杆(5)通过工件托(6)为工件轴提供一定的支撑力,确保进行切削时,切削点的轴线方向不会倾斜,其支撑力F支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A为工件托(6)与工件夹具(2)之间的距离,v进为加工时的进刀量,d为切刀(4)和工件夹具(2)之间的距离,通过上述公式,通过伸缩杆(5)和工件托(6)在加工长工件轴时,在不会被加工的位置通过支撑力,确保切削时,加工位置的轴线方向与工件夹具(2)旋转轴平行,避免工件轴过长,切刀(4)切削时的力让工件轴偏移,导致加工误差,解决了普通机床不能进行长工件轴加工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东,未经刘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239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