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电子联锁道岔板一驱到底功能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1216.9 | 申请日: | 202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0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马勇剑;周旭东;俞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5/06 | 分类号: | B61L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秦晓刚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联锁 道岔 板一驱 到底 功能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电子联锁道岔板一驱到底功能电路,包括:电流采集及比较输出电路;处理器A和处理器B,用于向逻辑门电路输出控制信号;逻辑门电路,包括与门一、或门一、或门二、与门二、与门三;单稳态触发器一和单稳态触发器二,根据逻辑门电路的计算结果,在进行转辙机驱动时一直保持驱动,直至转辙机到位后电流变化切断驱动或者持续到设定时间后切断驱动;驱动电路一和驱动电路二,驱动电源控制电路在处理器A和/或处理器B出现软件异常宕机或处理器复位时保持设定时间的电源有效。本发明保证了“一驱到底”功能的可用性,同时基于现有电路节约成本和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全电子联锁道岔板。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地铁轨道交通系统中,道岔扮演着列车转换轨的重要角色,而其中的关键在于转辙机的控制。对于转辙机的控制,在联锁技术条件中,有“一经转换,驱动到底”(一驱到底)的功能要求。对于这个功能,计算机联锁系统主要通过外部的轨道电路进行实现,外部轨道电路没有对应的检测机制,当故障之后需要在下次操作时方可知晓且需要人为参与,无法实现自动化;而对于全电子联锁系统,目前的主要实现方式为“软”实现,由平台软件和业务软件来保证,实现方式为:当业务软件需要收到外部命令进行道岔驱动时,则对于该道岔板不再进行其他的操作直至驱动结束;平台接收到业务的驱动命令之后,只要未检测到驱动相关故障即保持驱动命令直至驱动结束。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外部轨道电路的实现方式,无法实现电路状态的自监测,当电路故障时需要进行驱动才能复现故障且需要人工的参与;全电子联锁系统的“软”实现方式,需要依赖于软件的正常运行,一旦出现软件跑飞,或处理器复位等软件故障,则“一驱到底”功能无法实现。
随着联锁系统的不断发展,全电子联锁在前期调试、成本和运营维护方面的优势不断体现,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硬”实现技术,来保证即使处理器复位、故障等引起的软件异常时也能保证“一驱到底”功能的实现,同时当电路故障时,能够即刻自动告警,而无需等到下次驱动或者人工参与,提高可用性和可维护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全电子联锁道岔板一驱到底功能电路,即使软件异常时也能保证“一驱到底”功能的实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电子联锁道岔板一驱到底功能电路,包括:
电流采集及比较输出电路,用于采集转辙机驱动的三相电流,并将三相电流值进行对应比较后输出至逻辑门电路;
处理器A和处理器B,用于向逻辑门电路输出控制信号;
逻辑门电路,包括与门一、或门一、或门二、与门二、与门三,所述与门一与电流采集及比较输出电路连接,所述或门一和或门二对应与处理器A和处理器B连接,所述与门二和与门三对应与或门一和或门二连接,并对应与处理器A和处理器B连接;
单稳态触发器一和单稳态触发器二,对应与与门二和与门三的输出连接,根据逻辑门电路的计算结果,在进行转辙机驱动时一直保持驱动,直至转辙机到位后电流变化切断驱动或者持续到设定时间后切断驱动;
驱动电路一和驱动电路二,连接驱动电源控制电路,驱动电源控制电路在处理器A和/或处理器B出现软件异常宕机或处理器复位时保持设定时间的电源有效;
硬件二取二表决电路,对驱动电路一和驱动电路二的驱动信号进行二取二表决;继电器,由硬件二取二表决电路进行控制对转辙机进行驱动。
优选的,所述电流采集及比较输出电路包括A相电流传感器、B相电流传感器、C相电流传感器,对应三相电流传感器设置的信号调理电路,对应与三相信号调理电路连接的比较器一、比较器二、比较器三,A相电流传感器、B相电流传感器、C相电流传感器检测每相的电流值,并通过信号调理电路转换成有效值,再对应由比较器一、比较器二、比较器三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比较器一、比较器二、比较器三输出比较结果至与门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12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