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骑乘式车辆的散热器支承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98152.1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0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山岸融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J41/00 | 分类号: | B62J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3 | 代理人: | 杨溢 |
地址: | 日本东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骑乘 车辆 散热器 支承 构造 | ||
本发明涉及能够实现车型间的零件的共通化的骑乘式车辆的散热器支承构造。一种具有水冷发动机(30)和散热器(50)的骑乘式车辆(1)的散热器支承构造,其中,散热器(50)仅被水冷发动机(30)支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骑乘式车辆的散热器支承构造。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借助臂部将两轮机动车中的散热器的下部支承于发动机的构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68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将散热器的上部支承于主车架,因此需要在主车架设置散热器的安装部。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实现无需在发动机以外的车身构成构件设置用于支承散热器的专用构造,能够实现车型间的零件的共通化的、骑乘式车辆的散热器支承构造。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第一方式是一种具有水冷发动机(30)和散热器(50)的骑乘式车辆(1)的散热器支承构造,所述散热器(50)仅被所述水冷发动机(30)支承。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第二方式在第一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散热器(50)在比所述水冷发动机(30)的缸盖罩(32)靠下方的位置,被所述水冷发动机(30)支承。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第三方式在第一或第二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散热器(50)被所述水冷发动机(30)的缸盖(31)支承。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第四方式在第一或第二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散热器(50)被所述水冷发动机(30)的曲轴箱(33)支承。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第五方式在第四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散热器(50)在承受行驶风的前面部(50a)设置有具备通风孔的罩构件(60)。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无需在发动机以外的车身构成构件设置用于支承散热器的特别的构造,而能够实现车型间的零件的共通化的、骑乘式车辆的散热器支承构造。
具体而言,根据本发明涉及的第一方式,散热器50仅被水冷发动机30支承,由此,无需在发动机30之外的主车架3等设置用于支承散热器50的专用的安装部,能够无需考虑散热器50的安装构造来构成主车架3,因此,例如,能够在没有散热器的空冷发动机的车体框架搭载水冷发动机等,能够实现车型间的车体框架的共通化。
另外,根据本发明涉及的第二方式,散热器50在比水冷发动机30的缸盖罩32靠下方的位置,被水冷发动机30支承,由此能够在安装有散热器50的状态下取下缸盖罩32,因此维护性提高。
另外,根据本发明涉及的第三方式,散热器50被水冷发动机30的缸盖31支承,因此散热器50被配置在上方,由此能够承受多的前方来的行驶风。另外,将散热器50配置在发动机30的前方,由此能够承受多的前方来的行驶风,并且能够减小来自发动机30的热的影响。
另外,根据本发明涉及的第四方式,散热器50被水冷发动机30的曲轴箱33支承,由此能够减少来自发动机30的热的影响。另外,散热器50能够被配置在比下车架13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够无需考虑散热器50的安装构造来构成主车架3。
另外,根据本发明涉及的第五方式,在散热器50的承受行驶风的前面部50a设置有具备通风孔的罩构件60,由此,即使在将散热器50配置在下方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安装罩构件60来保护散热器50免遭来自路面的泥附着、飞石导致的破损等。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81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