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商用车载重状态的估计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94763.9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1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徐显杰;袁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所托瑞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托(杭州)汽车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40/13 | 分类号: | B60W40/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杭州市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商用 车载 状态 估计 方法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商用车载重状态的估计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在商用车的车机系统上电后间隔设定时长进行载重估计,得到多个当前载重估值;如果存在第一历史运行周期内的第一组历史载重估值且所述第一历史运行周期的载重状态未知,计算所述当前载重估值与所述第一组历史载重估值的统计特征值的大小关系;如果所述当前载重估值比所述统计特征值大且满足预设的阈值条件,确定当前载重状态为满载,所述第一历史运行周期的载重状态为空载;如果所述当前载重估值比所述统计特征值小且满足预设的阈值条件,确定当前载重状态为空载,所述第一历史运行周期的载重状态为满载,以准确评估商用车载重状态。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车辆参数测量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商用车载重状态的估计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商用车主动安全驾驶技术的发展,目前碰撞缓解系统和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是可以有效减缓和避免碰撞伤害的安全驾驶辅助系统中的重要功能。上述两种系统均是基于目标信息和本车信息计算预警和制动的安全距离阈值或碰撞时间阈值, 判断是否需要系统主动介入进行预警或制动。
由于商用车不同装载量对车辆制动距离产生严重影响,当对空载和满载两种情况下行驶的车辆施加相同制动压力后产生的制动效果差异较大。因此,对车辆载重状态有效和准确地估计可以为主动安全系统提供更加精确的车辆控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商用车载重状态的估计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以准确评估商用车载重状态。
本申请适用于在商用车上电后结合历史载重估值来估计商用车是空载还是满载的情况。经过市场调研,考虑到经济因素,商用车在一个运行周期内要么处于满载状态,正在前往目的地运货;要么处于空载状态,即卸货后返回原始地,一般不会出现半载的情况。因此,为了简化处理,本申请假设商用车的载重状态包括空载和满载,半载的情况需要采用其它算法判定,不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商用车载重状态的估计方法,包括:
在商用车的车机系统上电后间隔设定时长进行载重估计,得到多个当前载重估值;
如果存在第一历史运行周期内的第一组历史载重估值且所述第一历史运行周期的载重状态未知,计算所述当前载重估值与所述第一组历史载重估值的统计特征值的大小关系;
如果所述当前载重估值比所述统计特征值大且满足预设的阈值条件,确定当前载重状态为满载,所述第一历史运行周期的载重状态为空载;
如果所述当前载重估值比所述统计特征值小且满足预设的阈值条件,确定当前载重状态为空载,所述第一历史运行周期的载重状态为满载。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任一所述的商用车载重状态的估计方法。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任一所述的商用车载重状态的估计方法。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运行周期均间隔设定时长计算载重估值,而载重状态估计至少需要两个载重状态不同的运行周期的数据才能确定,因此,通过2个载重状态不同的运行周期分别得到载重估值,并通过载重估计的比较得到每个运行周期的载重状态。这种新颖的载重状态估计算法利用了目前商用车在一个运行周期载重状态不变,且几乎都是空载或满载的特点,从而准确得到载重状态,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判断,计算相对简便,计算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所托瑞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托(杭州)汽车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所托瑞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托(杭州)汽车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47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