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材料梁的质量分布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91514.4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4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范黎;李一娴;康信勇;许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华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16C60/00;G06F113/26;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7 | 代理人: | 陈志超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质量 分布 识别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复合材料梁的质量分布识别方法,用于识别复合材料悬臂梁的质量分布情况,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1.获取所述复合材料悬臂梁的前阶模态函数;其中,为预设的正整数,且大于1;
A2.根据前阶所述模态函数,求解基于勒让德正交多项式的主质量正交方程,得到前阶勒让德多项式系数;
A3.基于勒让德正交多项式,根据前阶所述勒让德多项式系数计算所述复合材料悬臂梁的线密度;
步骤A2包括:
求解以下的基于勒让德正交多项式的主质量正交方程,得到所述前阶的勒让德多项式系数:
;
其中,~为第1~阶勒让德展开项,~分别为第1~阶所述勒让德多项式系数,~为第1~阶所述模态函数,为轴向位置,为复合材料悬臂梁的长度;
步骤A3包括: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复合材料悬臂梁的线密度:
;
其中,为轴向位置处的所述线密度,为第阶所述勒让德多项式系数,为第阶所述勒让德展开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梁的质量分布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包括:
获取通过模态函数识别方法得到的所述复合材料悬臂梁的前阶模态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梁的质量分布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态函数识别方法为单点激励多点拾振的模态函数识别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梁的质量分布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为3~4。
5.一种复合材料梁的质量分布识别装置,用于识别复合材料悬臂梁的质量分布情况,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复合材料悬臂梁的前阶模态函数;其中,为预设的正整数,且大于1;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前阶所述模态函数,求解基于勒让德正交多项式的主质量正交方程,得到前阶勒让德多项式系数;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基于勒让德正交多项式,根据前阶所述勒让德多项式系数计算所述复合材料悬臂梁的线密度;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前阶所述模态函数,求解基于勒让德正交多项式的主质量正交方程,得到前阶勒让德多项式系数,具体为:
求解以下的基于勒让德正交多项式的主质量正交方程,得到所述前阶的勒让德多项式系数:
;
其中,~为第1~阶勒让德展开项,~分别为第1~阶所述勒让德多项式系数,~为第1~阶所述模态函数,为轴向位置,为复合材料悬臂梁的长度;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基于勒让德正交多项式,根据前阶所述勒让德多项式系数计算所述复合材料悬臂梁的线密度,具体为: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复合材料悬臂梁的线密度:
;
其中,为轴向位置处的所述线密度,为第阶所述勒让德多项式系数,为第阶所述勒让德展开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材料梁的质量分布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复合材料悬臂梁的前阶模态函数,具体为:
获取通过模态函数识别方法得到的所述复合材料悬臂梁的前阶模态函数。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运行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复合材料梁的质量分布识别方法中的步骤。
8.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运行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复合材料梁的质量分布识别方法中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华实验室,未经季华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15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超声氧化技术高效提取电镀污泥中铬的方法
- 下一篇:太鼓环移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