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Q235KZ抗震型钢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90210.6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0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新;韩东亚;雷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16;C22C38/08;C22C38/12;C22C38/18;C22C38/22;C22C38/20;C22C38/44;C22C38/42;C22C38/40;C22C33/06;C21C7/06;C21D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22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q235kz 抗震 型钢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Q235KZ抗震型钢的生产方法,成分控制要求如下:C:0.11~0.18%、Si:0.05~0.15%、Mn:0.50~0.65%、Cu≤0.06%、Ni≤0.06%、Cr≤0.06%,Mo≤0.06%、S≤0.030%、P≤0.035%、碳当量CEV:0.20~0.30%、焊接裂纹敏感系数Pcm:0.15~0.24%;转炉终点碳控制0.04‑0.08%;转炉出钢前在转炉炉内加铝锰铁合金:1.5~2.0kg/t,采用挡渣出钢,钢包渣层厚度≤100mm;出钢见钢水后先加入钢水脱氧剂:成分CaC255~75%、CaO 15~25%、CaF:5~10%,含量:1.0~1.5kg/t,每批次加入量10kg,加入间隔时间5秒;加入硅锰合金:7.5‑9.5kg/t,根据终点情况加入铝锰铁:1.5~2.5kg/t进行终脱氧,最后加硅钙合金:0.5~1.5kg/t,所有合金必须在出钢1/3时开始加入,在出钢3/4时加完;吹氩后上连铸,轧制时加热出炉温度:1180±30℃,开轧温度1150±30℃,终轧温度:920±2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生产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Q235KZ抗震型钢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超高层以及大跨度钢结构建筑是一种发展趋势,这样对建筑用钢有了更高的性能要求,除了提高钢材的强度级别外,也提出了一些特殊要求,如抗震性能、耐火耐候性能等。普通的Q235级热轧型钢已经不能满足钢结构建筑的发展需求。高层建筑设计用钢方面,也越来越注重抗震钢材的使用。抗震型钢对于在建筑钢结构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特别是发生地震时保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非常有效。建筑用抗震性能首先体现在强屈比上,强屈比是钢材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的比值,其大小反映了钢材塑性变形时不产生应变集中的能力。高强屈比钢材制成的梁柱结构体系在地震力作用下,其塑性变形可以均匀地分布到较广的范围,从而避免因应变集中而降低钢材整体塑性变形的能力。而低强屈比的材料, 则可能会发生应变集中,降低钢材整体塑性变形的能力,从而导致结构的脆性破坏 。因此,在设计上要求钢构件塑性应变区的扩散长度大于梁的高度。钢材的强屈比越高,其均匀伸长率即材料破坏前产生稳定塑性变形的能力就越高,即使结构出现局部超载失稳也不至于发生突然的倒塌。延伸率也是型钢抗震能力的重要指标,延伸率越高,使建筑材料的延性越优良,越有利于结构耗能,减少结构在强震时倒塌。抗震型钢除了具备抗震能力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可焊性。
一般用碳当量来衡量钢的焊接性能,影响材料焊接性的主要因素就是材料的成分,其中以C、Mn的影响最大,碳当量越低,焊接性能则相对越好,因此,材料成分设计中必须考虑焊接性的要求。通常情况下。碳元素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大,从碳能显著提高力学性能的角度来讲,碳含量不能过低,所以要选择合适的碳含量,在力学性能与焊接性能之间达到平衡。
抗震结构用型钢GB/T28414-2012标准规定Q235KZ化学成分见表1。
Cu≤0.60%、Ni≤0.45%、Cr≤含量均小于0.35%,Mo≤0.15%;力学性能要求:屈服强度235~355MPa,抗拉强度400~510MPa,强屈比≥1.25,断后伸长率≥21%。在影响材料性能的诸多因素中,化学成分是起主要作用的。不同的元素及其含量、与其它元素配合等都决定了材料的基本性能。从化学成分来看,抗震结构用型钢GB/T28414-2012国家标准除Mn元素外其它元素只规定了上限值,没有规定下限,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必须对下限控制,否则很难满足性能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02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承载平台和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支持指标管理的单相导轨式智能电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