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材加工用打磨抛光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89655.2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1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昌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迁市浩远木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29/02;B24B19/24;B24B51/00;B24B47/12;B24B41/04;B24B49/12;B24B41/06;B24B41/02;B24B1/00 |
代理公司: | 江苏长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78 | 代理人: | 陈飞 |
地址: | 223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材 工用 打磨 抛光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板材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木材加工用打磨抛光装置及方法,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下端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匀固定有支撑柱,安装底板上端面的一侧安装有T型放置架,安装底板上端面的另一侧设置有辅助推进机构,安装底板上端面的中部安装有抛光机构。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可对木材进行分级打磨抛光的装置,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还提高了木材的打磨抛光效率,还可以稳定木材表面的抛光效果,避免了人工进行分级抛光时木材表面抛光效果不一的情况,确保了木材板面的打磨程度均匀,与一次性的打磨抛光相比,该分级打磨方式还可以提升木材板面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木材加工用打磨抛光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木材具有重量轻、强重比高、弹性好、耐冲击、纹理色调丰富美观和加工容易等优点,自古至今都被列为重要的原材料。木材工业由于能源消耗低,污染少,资源有再生性,在国民经济中也占重要地位。木材在初步加工过程后,通常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抛光,获得光亮、平整的表面后才能投入生产生活中,木材表面光亮平整一方面可以起到美化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避免因木材表面粗糙给使用者带来较差的使用体验。
目前,在对木材进行抛光时,为了获取较为平整光滑的木材表面,一般采用人工手持不同粗糙程度的砂纸对木材表面进行分级打磨抛光,其中,使用的砂纸的粗糙程度依次递减以便稳定打磨抛光的效果,但使用该抛光方式会加重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也较高,而且该打磨抛光方法对木材的打磨抛光效率较低,稳定性不足,难以保证木材板面的打磨程度均匀。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木材加工用打磨抛光装置,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下端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匀固定有支撑柱,安装底板上端面的一侧安装有T型放置架,安装底板上端面的另一侧设置有辅助推进机构,安装底板上端面的中部安装有抛光机构。
所述抛光机构包括回型安装框、旋转辊、工作腔、连通腔、旋转推进部件、滑动槽、滑动杆、连接弹簧、弧形板和驱动部件,安装底板上端面的中部安装有回型安装框,回型安装框内的转动安装有上下相对设置的旋转辊,旋转辊的内部开设有工作腔,工作腔的后端连接有连通腔,连通腔内设置有旋转推进部件,旋转推进部件安装在回型安装框的后端,连通腔内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动杆,滑动杆通过连接弹簧与滑动槽连接,连接弹簧的初始状态为压缩状态,其用为维持滑动杆的初始位置,滑动杆远离连通腔的一端安装有弧形板,旋转辊的前端连接有驱动部件,回型安装框的下侧内壁上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有集料盒,回型安装框的上端连通有输出管,输出管与外部设置的吸尘机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弧形板远离滑动杆的一端面粘接有粗糙程度不同的研磨层,其中,弧形板的数量为2N个,N为正整数,处于同一直径方向上的研磨层的粗糙程度相同,对弧形板进行编号,编号为M1...Mn...M2n,从M1到Mn的研磨层的粗糙程度逐渐减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回型安装框的左右两侧通过可拆卸的方式相对安装有挡板组,挡板组包括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挡板,挡板的相对侧开设有方型槽,方型槽内滑动安装有圆杆,圆杆通过限位弹簧与方型槽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上侧所述挡板远离旋转辊的一端相对安装有红外线感应器,其中,右侧的红外线感应器为进口红外线感应器,左侧的红外线感应器为出口红外线感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迁市浩远木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宿迁市浩远木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96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