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间关键点数据采集极值定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7112.7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5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林东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小伴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106 | 分类号: | H04N13/106;H04N13/204;G06T7/00;G06T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蒋路帆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 关键 数据 采集 极值 定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间关键点数据采集极值定准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使用终端获取信息数据,还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当前GPS信息,从服务器查询当前位置的用户分享的模型;加载服务器数据库存储的URL信息或生成新的URL信息;根据所述URL信息解析模型的点云位置;利用PCL将模型的点云位置渲染成显示图像。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空间关键点数据采集极值定准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不同款的终端在任意自然场景中,通过URL关键数据(位置坐标信息、用户信息等)实现跨平台AR场景的内容同步,满足用户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图像数据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空间关键点数据采集极值定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采用PCL(Point Cloud Library)在吸收了前人点云相关研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型跨平台开源C++编程库,它实现了大量点云相关的通用算法和高效数据结构,涉及到点云获取、滤波、分割、配准、检索、特征提取、识别、追踪、曲面重建、可视化等。以上方案没有采集空间关键点信息完整度的数据极值的定准判断,同时缺乏关键点采集方向的判断指引。
道客巴巴上公开了2018年4月20日李鹏的硕士学位论文《空间三维点云数据精确配准技术》,本文从提高空间三维位点云数据配准精度、速度及可靠性的角度出发,在深入分析空间三维点云分布状态、数据存储结构及算法运用模式的基础上,充电对空间三维点云数据配准中的特征提取、初始配准、精确配准及多站点云配准误差改正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该方法的缺点是采用LiDAR摄像头价格高昂,并且处理数据量大,对硬件要求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空间关键点数据采集极值定准方法及系统,通过计算空间关键点云的采集程度和极值比例,给出定准判断,并且能够提示采集人哪个方向采集关键点不够,自动提示采集方向信息。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空间关键点数据采集极值定准方法,包括使用PCL库调用摄像头并启动点云数据采集,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采集到的点云数据传给GPU做并行渲染计算,在显示装置上呈现渲染后的画面;
利用PCL库将点云RGB图像转换为灰度图,计算平方差之和;
对所述点云灰度图平方差之和求极大值点;
计算单位体积点云关键点数量,筛选关键点,在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最终关键点。
优选的是,所述计算平方差之和步骤包括利用3*3大小的区域对点云灰度图计算所述平方差之和,所述平方差之和的公式为
其中,W为灰度图中以xy平面中点(x,y)周围3*3大小区域,(xk,yk,z0)为W区域中相应的(x,y,z0)坐标,I(xk,yk,z0)为灰度图(x,y,z0)中位置的灰度值,Δx和Δy为W区域中心的对应增量,z0为坐标常数。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计算平方差之和步骤还包括遍历整个点云灰度图,计算整个灰度图每个像素的平方差之和,即点云灰度图平方差之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小伴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小伴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71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滴流撞击微反应器及连续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杜仲的育苗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