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测量Dpar值的物源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1472.6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3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付红杨;沈传波;史冠中;曾小伟;杨超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17/00;G01N21/55;G01B11/02;G01N1/28;G01N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测量 dpar 分析 方法 | ||
1.一种基于测量Dpar值的物源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沉积区和源区样品;
S2、测量步骤S1得到的样品的Dpar值;
S3、实施数据分析
采用多维尺度分析法对步骤S2得到的Dpar值进行分组,得到分组数据,以Dpar值为参数,匹配沉积区和源区具有相同Dpar值特征的分组数据构建沉积区-源区耦合模型,得到物源分析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测量Dpar值的物源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样品包括沉积物中挑选出的磷灰石矿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测量Dpar值的物源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测量磷灰石样品的Dpar值的过程包括:通过对磷灰石样品进行制靶、抛光、和蚀刻操作,进行反射光下Dpar长度测量,所有所述Dpar长度值的算术平均值为Dpar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测量Dpar值的物源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par长度为与磷灰石结晶C轴平行的、与抛光面相交的所述裂变径迹蚀刻坑的最大直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测量Dpar值的物源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磷灰石样品的Dpar值的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1、制靶:用含环氧树脂的溶液调胶,将磷灰石颗粒均匀撒在模具底部,室温下凝固;
S12、抛光:依次使用800#、1200#、2400#的砂纸和不同粒径的金刚砂进行抛光;
S13、硝酸蚀刻:配制5.5±0.1mol/L的硝酸蚀刻液,控制硝酸蚀刻液温度为21±1℃,将步骤S12得到的磷灰石样品浸入硝酸蚀刻液中20±1s后取出并洗净;使用ZEISS AxioImager显微镜观察统计单个磷灰石颗粒的裂变径迹蚀刻坑图形;
S14、Dpar长度测量:使用ZEISS Axio Imager显微镜观察步骤S13得到的蚀刻样品,统计单个磷灰石颗粒的裂变径迹的裂变径迹蚀刻坑图形,测量所述裂变径迹蚀刻坑的最大直径,即Dpar长度;
S15、计算:将步骤S14得到的所有Dpar长度数据算术平均,得到Dpar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测量Dpar值的物源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中,统计单个颗粒的裂变径迹的裂变径迹蚀刻坑图形的数量不少于60个。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测量Dpar值的物源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中,所述金刚砂的粒径为6μm、3μm、1μm和0.04μm的金刚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测量Dpar值的物源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实施数据分析使用的软件包括isoplotR软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14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