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入输出控制装置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78073.4 | 申请日: | 2022-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5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吕建涛;孙洪涛;王本刚;王明月;徐长源;郭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马铁良 |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输出 控制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输入输出控制装置及系统,涉及以太网工业控制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和多个从控制器,主控制器通过第一通信总线与多个从控制器耦合,主控制器还通过EtherCAT总线与第一主站耦合;主控制器用于获取从控制器上的IO状态信息并将其反馈给第一主站、以及获取第一主站上的IO设置信息并将其发送给对应的从控制器;从控制器用于接收来自主控制器的IO设置信息,根据IO设置信息设置IO状态。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工业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输入输出控制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个以太网控制自动化技术(Ether Control Automation Technology,EtherCAT)的控制系统中,一般都是一个主站带多个从站。数字量IO控制是工业控制中一种普遍的控制方式,该控制方式普遍应用于对上述控制系统中多个从站的IO模块产品进行控制。
在IO点较多且IO点需要跟随运动的场景(例如多个光电开关需要跟随轴进行转动)下,目前都是使用网线来连接众多的从站的IO模块。实际情况中,上述场景中使用网线来连接众多从站的IO模块存在布线难度大、布线要求高以及成本高等问题,给工业生产以及用户使用都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输入输出控制的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网线来连接众多从站的IO模块的过程中存在的布线难度大、布线要求高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输入输出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和多个从控制器,主控制器通过第一通信总线与多个从控制器耦合,主控制器还通过EtherCAT总线与第一主站耦合;主控制器用于获取从控制器上的IO状态信息并将其反馈给第一主站、以及获取第一主站上的IO设置信息并将其发送给对应的从控制器;从控制器用于接收来自主控制器的IO设置信息,根据IO设置信息设置IO状态。
可选地,主控制器包括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以及第一控制模块;第一通信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主站上的IO设置信息,以及将写入本地的IO状态信息发送给第一主站;第二通信模块用于获取从控制器上的IO状态信息,以及将写入本地的IO设置信息发送给从控制器;第一控制模块用于从第一通信模块上读取IO设置信息,将IO设置信息写入第二通信模块,以及,从第二通信模块上读取IO状态信息,将IO状态信息写入第一通信模块。
可选地,第一通信模块包括:ESC通信模块、ESC存储模块以及收发模块;ESC通信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主站上的IO设置信息,以便第一控制模块从ESC通信模块上读取IO设置信息,以及用于存储第一控制模块写入本地的IO状态信息;ESC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第一主站的第一主站信息;ESC通信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主站信息将写入本地的IO状态信息发送给第一主站;收发模块,设置在ESC通信模块和EtherCAT总线之间,用于电信号隔离。
可选地,第二通信模块包括:IO通信模块和第一转换模块;IO通信模块,用于通过第一转换模块接收来自从控制器上的IO状态信息,以及将写入本地的IO设置信息通过第一转换模块发送给对应的从控制器;第一转换模块,用于对电信号的格式进行转换,以便IO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来自从控制器上的IO状态信息能够被IO通信模块识别、以及IO通信模块发送给对应的从控制器的IO设置信息能够被从控制器识别。
可选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配置IO通信模块的通信速率。
可选地,从控制器包括第二控制模块、第三通信模块、以及IO隔离模块;第三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主控制器的IO设置信息并将其发送给第二控制模块、以及通过第二控制模块获取IO状态信息并将其发送给主控制器;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第三通信模块发送的IO设置信息,根据IO设置信息向IO隔离模块发送IO状态控制指令;IO隔离模块用于根据IO状态控制指令设置IO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80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