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对位引导功能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6681.1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9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可;桑林;盛立健;朱小强;张萱;董晨;李旭玲;王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R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张倩倩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无线 充电 系统 对位 引导 功能 测试 | ||
1.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对位引导功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载壳体、样品装夹模块、定位导航模块和控制处理器;
所述样品装夹模块包括夹持组件以及由控制处理器控制的对中夹紧驱动机构和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夹持组件活动安装于装载壳体内,用于夹持副边设备;所述对中夹紧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夹持组件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移动,以夹紧副边设备以及使副边设备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处于预设位置;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夹持组件在z轴方向上移动,使被夹持的副边设备的离地间隙为样品指定高度;
所述定位导航模块包括定位装置和测距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安装于装载壳体上,用于识别检测范围内指定参考点的位置信息传输至控制处理器;所述测距装置安装于样品装夹模块上,用于识别测距装置安装位置点的高度信息传输至控制处理器;所述控制处理器根据指定参考点与原边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测距装置与副边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接收到的信息,计算副边设备与原边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对位引导功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装载壳体内固设有安装框架,安装框架上活动设置有承载架,对中夹紧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承载架上,升降驱动机构安装于安装框架上并驱动连接承载架;所述测距装置安装于承载架上;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相互垂直的左右夹持部和前后夹持部,所述左右夹持部和前后夹持部分别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臂,左右夹持部和/或前后夹持部的夹持臂具有用于承托副边设备的底板;
对中夹紧机构包括x向驱动机构和y向驱动机构,两者分别驱动连接左右夹持部和前后夹持部的夹持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对位引导功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上纵向设有多条导向滑轨,所述承载架滑动安装于导向滑轨上;
所述导向滑轨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处理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对位引导功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升降驱动电机、传动链轮、转向链轮和传动链;承载架的两侧中部分别设有传动连接部,所述转向链轮安装于传动连接部上方的安装支架上,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传动链轮,所述传动链一端活动连接安装框架,另一端绕过传动链轮、转向链轮后固连承载架的传动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对位引导功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安装框架上设有张紧气弹簧,所述传动链连接安装框架的一端连接张紧气弹簧的活动端;张紧气弹簧活动端伸长的方向背离传动链轮的安装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对位引导功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链轮设置于与转向链轮相同高度的安装框架端部,升降驱动电机安装于两侧转向链轮之间,升降驱动电机两侧分别具有输出轴,各输出轴分别传动连接对应侧的传动链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对位引导功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驱动机构包括x向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传动轮和丝杆B,所述丝杆B数量为两个,平行相对设置并分别转动安装于承载架的前端和后端,左右夹持部的夹持臂端部分别螺纹连接丝杆B,各丝杆B两端分别设置所述传动轮;
所述x向驱动电机、主动轮和从动轮安装于所述传动连接部上,x向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主动轮上部两侧分别与一从动轮相啮合,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传动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对位引导功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壳体下部安装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4个分别由驱动电机独立控制的麦克纳姆轮,所述麦克纳姆轮通过独立悬挂机构安装于所述装载壳体底部的四个端角处;
控制处理器控制驱动电机运行以驱动麦克纳姆轮动作,使得装载壳体按照直线或指定曲率半径的圆弧线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66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