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压缩脉冲雾化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6167.8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2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唐健豪;王肖文;陈旭创;孔令茵;何丽君;黄智;刘亮;朱影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02 | 分类号: | A61M1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叶洁勇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压缩 脉冲 雾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压缩脉冲雾化机,包括:壳体、隔膜空气泵、电池模块、磁悬浮水流泵、风冷散热管排、控制模块、散热风扇、气压传感器和雾化呼吸罩。通过将隔膜空气泵、电池模块、磁悬浮水流泵、风冷散热管排、控制模块和散热风扇集成在壳体中,并且通过气压传感器检测用户的呼吸状态,以调整隔膜空气泵的功率,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电能,实现了压缩脉冲雾化机的便携性。本发明主要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压缩脉冲雾化机。
背景技术
压缩雾化器,是雾化器的一种类型,压缩雾化使用原药雾化,不需要稀释,临床的效果也好,几乎是没有药物的残留量的,药物的利用率高。雾化的颗粒也是超细,不易碰撞结合,人体吸入舒适,而且能够进入支气管、肺部等,临床的效果也是极佳的,是非常适宜下呼吸道的疾病治疗的,特别是儿童也可顺利的吸入。压缩雾化器也叫射流式雾化,是根据文丘里(Venturi)喷射原理,利用压缩空气通过细小管口形成高速气流,产生的负压带动液体或其它流体一起喷射到阻挡物上,在高速撞击下向周围飞溅使液滴变成雾状微粒从出气管喷出。
现有的压缩式雾化机机身较大,使用时噪音明显,严重影响使用感受。因此,行业内亟需对压缩式雾化机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压缩脉冲雾化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压缩脉冲雾化机,包括:壳体、隔膜空气泵、电池模块、磁悬浮水流泵、风冷散热管排、控制模块、散热风扇、气压传感器和雾化呼吸罩;
所述壳体整体呈圆柱体状,所述壳体包括:左侧壁、右侧壁和外周壁,所述左侧壁通过外周壁与右侧壁连接,所述左侧壁、右侧壁和外周壁围成安装腔,所述左侧壁设有信号接口、压缩空气输出管道接口和空气进入口;
所述雾化呼吸罩设有雾化药液盒和呼吸罩,所述雾化药液盒的输出端与呼吸罩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雾化药液盒的输入端通过气管与压缩空气输出管道接口连接,所述隔膜空气泵、电池模块、磁悬浮水流泵和风冷散热管排均通过适配的安装柱安装在安装腔中,所述隔膜空气泵设有空气泵散热管排,所述空气泵散热管排用于对隔膜空气泵作用的空气进行液冷;
所述右侧壁设有通风口,所述散热风扇安装在右侧壁上,所述散热风扇是出风口与所述通风口连通,所述空气泵散热管排的输入端与风冷散热管排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冷散热管排的输入端与磁悬浮水流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磁悬浮水流泵的输入端与空气泵散热管排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磁悬浮水流泵用于产生动力带动冷却液体在空气泵散热管排、磁悬浮水流泵、风冷散热管排之间流动;
所述散热风扇用于产生流动风,所述流动风通过风冷散热管排进入到散热风扇的进风口,所述气压传感器设置在雾化呼吸罩上,所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信号接口连接,所述空气进入口与隔膜空气泵的进气端连接,所述隔膜空气泵的出气端与压缩空气输出管道接口连接;
所述电池模块用于给隔膜空气泵、控制模块、磁悬浮水流泵和散热风扇提供电能;所述气压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信号接口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信号接口、隔膜空气泵、磁悬浮水流泵和散热风扇连接;
所述气压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的呼气信号和吸气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呼气信号控制隔膜空气泵降低功率产生第一气压的空气输出,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吸气信号控制隔膜空气泵提升功率产生第二气压的空气输出,所述第二气压的压力值大于第一气压的压力值。
进一步,本便携式压缩脉冲雾化机还包括电池散热管排,所述电池散热管排设置在空气泵散热管排和风冷散热管排之间。
进一步,本便携式压缩脉冲雾化机还包括隔音盒,所述隔音盒安装在安装腔中,所述隔音盒用于装载隔膜空气泵。
进一步,本便携式压缩脉冲雾化机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隔膜空气泵的出气端的空气的温度,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温度调整散热风扇的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未经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61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