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泡泥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2630.1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8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范豫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赛特刚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04B35/10;C04B35/622;B65B5/00;B28B3/02;B28B17/00;B28C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康奇刚 |
地址: | 408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泡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泡泥及其生产方法,其中一种泡泥,包括20‑30份的棕刚玉回收粉、10‑14份的碳化硅、10‑14份的焦丁、35‑45份的矾土和15‑20份的焦油;棕刚玉回收粉包括29‑31份的Al2O3、38‑39份的SiO2、16‑17份的K2O、3‑4份的Fe2O3、0.5‑1份的TiO2、0.5‑1份的MgO、0.1‑0.2份的CaO和0.5‑1份的Na2O。泡泥的生产方法包括拌料、成型和包装等步骤。通过本申请,实现棕刚玉粉末的回收利用,减少了棕刚玉回收粉的浪费,同时提高了泡泥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泡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泡泥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棕刚玉,俗名又称金刚砂,是用矾土、碳素材料、铁屑三种原料在电弧炉中经过融化还原而制得的棕褐色人造刚玉。棕刚玉是最基本的磨料,因其磨削性能好,适用范围广,价格便宜,被广泛应用。棕刚玉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形成较多的棕刚玉粉尘,这些棕刚玉粉尘通常均是直接丢弃掉,这样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相关材料的浪费,不利于环保和节约能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泡泥及其生产方法,以实现棕刚玉粉末的回收利用,同时提高泡泥的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泡泥,包括20-30份的棕刚玉回收粉、10-14份的碳化硅、10-14份的焦丁、35-45份的矾土和15-20份的焦油;
棕刚玉回收粉包括29-31份的Al2O3、38-39份的SiO2、16-17份的K2O、3-4份的Fe2O3、0.5-1份的TiO2、0.5-1份的MgO、0.1-0.2份的CaO和0.5-1份的Na2O。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本方案中的泡泥中添加了棕刚玉回收粉(棕刚玉粉尘),从而实现了棕刚玉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棕刚玉粉尘的废物回收利用,棕刚玉粉尘不会直接丢弃而污染环境,同时棕刚玉粉尘用于制造泡泥,能够节约资源,有利于降低成本。
另外,通过试验可知,棕刚玉回收粉的份数与泡泥的高温性能有着重要的关系,棕刚玉回收粉的份数过大或者过小均会影响泡泥的高温性能,本方案将棕刚玉回收粉的份数控制在20-30份,使得泡泥的高温性能处于较佳的状态。
另外,通过研究可知,本方案中的泡泥的烧结性能相比现有的泡泥的烧结性能好,烧后残留基本保持原状。
另外,通过研究可知,本方案中的泡泥在烧结之后堵泥好打,炉的开口好打开,因此本方案中的泡泥的抗渣性能比较好。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棕刚玉回收粉包括30.55份的Al2O3、38.79份的SiO2、16.7份的K2O、3.57份的Fe2O3、0.93份的TiO2、0.81份的MgO、0.12份的CaO和0.74份的Na2O。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棕刚玉回收粉的份数为20,碳化硅的份数为12,焦丁的份数为12,矾土的份数为40。由此,将份数控制在上述数值,泡泥的各项性能较好。
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另外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泡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拌料:a、备料:严格按照指定要求进行分料、订料;焦油要提前加热,碾泥机提前加热,碾泥机温度设定在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赛特刚玉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赛特刚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2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式水热炭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铜基铁基复合电接触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