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卷曲状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膜的周期循环低温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63894.0 | 申请日: | 202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5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魏强;孙骞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微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728 | 分类号: | D04H1/728;D04H1/4382;D04H1/4391;D01D5/00;D01D1/09 |
代理公司: | 重庆航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7 | 代理人: | 王贵君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卷曲 纳米 纤维 静电 纺丝 周期 循环 低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有卷曲状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膜的周期循环低温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溶解原料,获得静电纺丝预制溶液;将所述静电纺丝溶液预冷,不同于现有静电纺丝技术设定的室温及更高的温度范围,在周期循环低温控制下利用铝箔片稳定电场,调节静电纺丝机参数,可以得到卷曲状纳米纤维,并可制备成膜;所述周期循环低温制备的纳米纤维膜经灭菌处理后用于细胞培养,能有效促进细胞粘附与诱导干细胞成骨分化;所述周期循环低温制备的卷曲状纳米纤维制备方法高效简单,制备工艺稳定性好,材料生物相容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生物静电纺丝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有卷曲状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膜的周期循环低温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静电纺丝技术是制备纳米纤维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医药,生物,环境,能源等多个领域。传统静电纺丝技术受到制备方法的限制,在强电场和高速滚筒的双重作用下,只能用于制造伸直状态下的纳米纤维,难以制作具有弯曲形态的纳米纤维,这就阻碍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目前,通过单独控制温度参数调节静电纺丝制备效果的报道较少,少数研究立足于降低静电纺丝溶液粘度的目的来提高加工温度。而低温环境增加了溶液粘度一定程度阻碍了静电纺丝加工造成人们潜意识中将低温控制排除在常规静电纺丝制备方法之外,影响了相关研究的进展。
细胞外基质的拓扑结构对细胞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细胞外基质的微观拓扑结构复杂多样,以适应和调节不同的生理微环境。例如,肌腱细胞外基质的胶原纤维存在卷曲结构,以促进组织在拉伸下的非线性硬化,具有卷曲形态的纤维膜比伸直状态的纤维膜能够吸收更多的张力,从而缓冲附着的肌肉或骨骼产生的机械负荷。此外,卷曲结构的类似弹簧的行为可以保护肌肉在收缩时免于撕裂。有研究发现细胞边缘弯曲行为可以促进细胞机械力学强度的积累,促进细胞成骨分化。传统仅具有直线型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表面难以适应于复杂的生命活动需要。因此,改变静电纺丝膜拓扑结构限制,制备具有卷曲形态的纳米纤维材料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含有卷曲状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膜的周期循环低温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所述方法制备的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膜在促进细胞粘附中的应用;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所述方法制备的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膜在促进干细胞成骨分化中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含有卷曲状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膜的周期循环低温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称取原料,加入溶剂,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制得静电纺丝预制液;
(2)将步骤1制备的静电纺丝预制液进行低温预处理,制得静电纺丝工作液;
(3)将步骤2制备的静电纺丝工作液灌入静电纺丝针管中,装配至静电纺丝机上,保持周期循环低温,安装正极、负极,调节静电纺丝参数,制备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
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原料包括但不限于聚己内酯,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乳酸,聚醚砜,壳聚糖,明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原料的分子量为5000~1000000。
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低温预处理的温度为-40~10℃,低温预处理的时间为30~60min。
本发明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周期循环低温的温度为-10~10℃,周期间隔为0~120min。
2、所述方法制备的含有卷曲状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膜在促进细胞粘附中的应用。
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细胞为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ASCs,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或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或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微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微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38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