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站台人性化安全警示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61036.2 | 申请日: | 2022-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0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郭华;尤永博;张旭东;张智;房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尔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G08B7/06;G01S17/04;G01S17/88;G06V40/16 |
| 代理公司: | 西安正华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1 | 代理人: | 傅晓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曲***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站台 人性化 安全 警示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站台人性化安全警示系统及方法,通过构建主控装置、预警装置、人脸识别装置、数据采集装置、无线通信装置、自动检修装置以及应急救援装置的站台人性化安全警示系统,完成预警装置、人脸识别装置、数据采集装置、无线通信装置、自动检修装置与主控装置间的通信连接;本发明通过构建雷达检测电路及语音预警模块、可视化预警模块以及阻拦门模块,形成不同颜色灯光预警装置,结构组建一套更加科学、合理、人性化的安全警示系统,简化站台人员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旅客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站台安全警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站台人性化安全警示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站台的安全警示系统主要依靠地面标志标线与站台值班人员相配合的传统解决方案。
其中地面警示标线作为一种视觉提示模式,警示标志标线单一,往往只设置有一条白色警戒线,尤其在光线不好的地方,标线识认性变差,乘客反应时间变长,往往被乘客忽视,不能有效的传递安全警示信息。同时站台内通常安排值班人员在现场进行乘客组织,观察乘客是否越线,对越线乘客进行口头提醒以及人为干预手段来完成,但由于乘客人数众多加上出行时期的不均衡性,给维持站台正常的秩序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而且由于部分站台距离较长,导致值班人员很难及时发现并提醒越线乘客,乘客也很难及时接收到值班人员发出的越线警告,使得乘客在站台上下车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人身安全风险。
此外,目前地铁站台安全警示系统还缺乏声音提示信息,站台值班人员自身的声音提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差异性较大,对远距离和特殊人群起到的作用很有限,因此亟需一种满足不同条件,适用不同人群的安全警示系统模式。
针对这些问题,目前有部分站台越线报警功能得到实际应用,该系统采用激光越线探测器探测乘客闯入信号,由越线信号控制主机控制声音报警设备播报越线提示语音,通过语音提示和引导,减少乘客误闯入站台情况的发生,但是该系统结构复杂,设备安装占用站台公共资源,适用于出行量适中的地铁站台,对客流量较大的站台安全警示效果稍显不足,同时该系统功能简单,没有形成预防,提示,报警,救援的闭合系统,人性化设计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现有地铁站台安全警示系统设施不完善、安全警示信息单一、难以主动集中实施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站台人性化安全警示系统及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地铁站台人性化安全警示系统,包括:
主控装置、预警装置、人脸识别装置、数据采集装置、无线通信装置、自动检修装置以及应急救援装置;
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通信连接,用于采集站台人性化安全警示系统所需的数据;
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分别与所述主控装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将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所述主控装置;
所述主控装置分别与所述预警装置、所述人脸识别装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所述应急救援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所述人脸识别装置传输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同时分别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反馈给所述预警装置、所述人脸识别装置以及所述应急救援装置;
所述预警装置与所述主控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控装置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并根据处理后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级预警;
所述人脸识别装置与所述主控装置通信连接,用于采集乘客人脸信息,并将采集的人脸数据传输到所述主控装置进行数据处理,同时接收所述主控装置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并根据处理后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展示;
所述应急救援装置与所述主控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控装置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并根据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建立应急救援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尔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科尔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10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