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抗氧化共载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8198.0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6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黎;陶然;任芳;段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47/26;A61K31/355;A61K31/375;A61P39/06 |
代理公司: | 重庆纵义天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72 | 代理人: | 曾娟 |
地址: | 400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氧化 脂质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抗氧化共载脂质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抗氧化共载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一定量的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两种脂质;加入有机溶剂;抽成均匀的薄膜;真空干燥挥干有机溶剂;向茄形瓶里加入VE和乙醇;搅拌至VE完全溶解且瓶内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滴入与预定温度相同温度的VC磷酸盐溶液;进行第一次搅拌后,加入水溶液;进行第二次搅拌后,蒸发溶剂;采用0.01M磷酸盐缓冲液透析后取出即可。本发明制备的脂质体所需材料由卵磷脂、胆固醇、吐温‑80、VC和VE组成,无需使用十八烷基胺,因而生产成本更低廉;制备的VE占总膜材质量30%,VE的含量更高,此法制备的脂质体抗氧化效果更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氧化共载脂质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抗氧化共载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由基及其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对机体可产生多种损伤,导致多种疾病。科学研究表明,机体衰老和癌症、炎症、动脉硬化等疾病大都与过量自由基的产生密切相关。而抗氧化药物可以有效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并协助体内多种酶发生作用从而克服疾病和衰老,所以毋庸置疑抗氧化药物的相关研究是药品、保健品、化妆品领域的研发热点,也是市场最重要的功能性诉求之一。
天然抗氧化剂常用的有水溶性抗氧化剂维生素C(VC)和脂溶性抗氧化剂维生素 E(VE)。VC 和 VE 都是优良的抗氧化剂,研究发现联合应用 VC 和 VE 两者可以起到协同作用,具有抗氧增效效应。而脂质体是一类优势明显的药物载体,它具有很高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可以实现脂溶性药物和水溶性的同时载带。
其中,专利号为 CN 110279590A——一种 VC 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将:膜材各原料溶于适量体积的氯仿中,经减压蒸发去除氯仿,在圆底烧瓶中形成脂膜,加入 VC水溶液水化和冰浴超声后,用孔径为 0.45μm 和 0.22μm 的滤膜依次过滤,得到直径约100-160nm、电位 30-40mV 的脂质体;其中膜材在 VC 水溶液中的质量体积比为 2.5~3.0mg/mL;所述的膜材由卵磷脂、胆固醇、十八烷基胺和 VE 组成。用该阳离子脂质体运送VC ,解决了 VC 不易保存、易氧化变性及透皮效果不佳的缺陷,大大提高了维生素 C 的透皮效应,使其更加有效地转入细胞内,可发挥更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作为化妆品原料添加入各类化妆品中。
但是,现有的技术中,制备脂质体需使用十八烷基胺,其生产成本比较高;且脂质体抗氧化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抗氧化共载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技术中,制备脂质体需使用十八烷基胺,其生产成本比较高;且脂质体抗氧化效果较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抗氧化共载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精密称取一定量的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两种脂质;
加入有机溶剂使上述两种脂质充分溶解;
在旋转蒸发仪上抽成均匀的薄膜;
真空干燥挥干有机溶剂;
向茄形瓶里加入 VE 和乙醇;
搅拌至 VE 完全溶解且瓶内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缓慢滴入 与预定温度相同温度的 VC 磷酸盐溶液;
进行第一次搅拌后,加入吐温-80 的水溶液;
进行第二次搅拌后,蒸发溶剂;
采用0.01M 磷酸盐缓冲液透析后,取出即得维生素 C 与维生素 E 的共载脂质体。
进一步地,所述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的摩尔比为 2:1。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溶剂为氯仿。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温度为 50℃。
进一步地,其中,进行第一次搅拌后,加入水溶液,主要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未经重庆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81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