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探头快换横向手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9902.6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3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程栋梁;何年安;谢蠡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合滨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5/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柯凯敏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探头 横向 装置 | ||
1.一种超声探头快换横向手抓装置,包括用于放置超声探头的放置台(10)以及用于对放置台(10)处超声探头执行抓取操作的抓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手单元包括定位部(20),定位部(20)上回转配合有执行凸轮(30),执行凸轮(30)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而产生回转动作;执行凸轮(30)的旁侧铰接布置有摆杆(40),摆杆(40)的内端与执行凸轮(30)间形成抵靠关系,从而可在执行凸轮(30)的回转动作下带动摆杆(40)产生铰接动作;定位部(20)处还布置有彼此配合以便夹紧和放松超声探头的固定卡爪(51)和活动卡爪(52),固定卡爪(51)安装在定位部(20)上,所述活动卡爪(52)则与摆杆(40)的外端固接,从而在摆杆(40)产生摆动动作时,活动卡爪(52)可主动产生相对固定卡爪(51)的相近及相离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探头快换横向手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凸轮(30)为正多边形,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彼此同轴且端面贴合布置的主动下柱体(61)和从动上柱体(62),主动下柱体(61)和从动上柱体(62)的相邻端面处均布置轮齿,各轮齿均同向倒伏从而形成可轴向脱离啮合的锯齿状啮合构造;从动上柱体(62)通过回位压簧(63)同轴连接所述执行凸轮(30),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压迫主动下柱体(61)产生相对从动上柱体(62)的相近动作的顶锥(64)和驱使主动下柱体(61)复位的复位弹簧(65);定位部(20)具备可供主动下柱体(61)产生轴向往复动作的柱状筒腔,柱状筒腔内布置导向凸棱(20a),主动下柱体(61)及从动上柱体(62)的外壁处相应设置与导向凸棱(20a)构成导向配合的导向槽,主动下柱体(61)处导向槽的槽长大于或等于导向凸棱(20a)长度;主动下柱体(61)处轮齿数目为从动上柱体(62)处轮齿数目的一半,且主动下柱体(61)处导向槽开设在自身轮齿的齿顶端处,与主动上柱体(62)处导向槽数目和位置相匹配的从动上柱体(62)处导向槽则开设在自身轮齿的齿底端处;
当主动下柱体(61)轴向往复位移一次时,以从动上柱体(62)的转动角度为a,则a=180°/n,其中n为执行凸轮(30)的边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声探头快换横向手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凸轮(30)外形为莱洛三角形状,且从动下柱体(61)上的轮齿数目为六组,主动下柱体(61)上轮齿数目为三组并与从动下柱体(61)处轮齿间形成啮合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超声探头快换横向手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20)包括外形呈直径上粗下细的二段式阶梯轴状的外壳体(21),外壳体(21)具备内径上大下小的二段式的阶梯腔,阶梯腔的小内径段构成所述柱状筒腔,阶梯腔的大内径段布置所述执行凸轮(30);执行凸轮(30)的回转轴回转配合在定位部(20)上,且执行凸轮(30)的轮面上沿回转轴轴线周向均布两组以上的定位孔(31),从动上柱体(62)的顶端面处相应凸设定位销(62a)从而插接在所述定位孔(31)内,进而连接所述执行凸轮(30);所述回位压簧(63)套设在定位销(62a)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声探头快换横向手抓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体(21)的大内径段的腔壁处设置有复位压簧(70),所述复位压簧(70)的顶端向摆杆(40)处延伸并固定在摆杆(40)的内端处;复位压簧(70)和执行凸轮(30)位于摆杆(40)杆身的两相对侧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声探头快换横向手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20)还包括用于封闭外壳体(21)的大直径端的上盖板(22)和用于封闭外壳体(21)的小直径端的下环板(23);所述上盖板(22)处同轴布置回转轴承从而用于与执行凸轮(30)的回转轴间形成回转配合;所述下环板(23)的环腔构成可供顶锥(64)伸入的避让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声探头快换横向手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22)法兰配合在外壳体(21)上;下环板(23)处轴向凸设有销钉(23a),从而与外壳体(21)的相应端面间形成插接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合滨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合滨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990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