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代CMC用乳液聚合高分子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6216.3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9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魏仁兴;王金娥;王建;蔡业茂;谈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赛力达化工有限公司;广东赛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06 | 分类号: | C08F220/06;C08F220/14;C08F212/08;C08F218/08;C08F220/18;C08F220/56;C08F220/54;C08F2/22;H01M4/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刘进 |
地址: | 516267 广东省惠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cmc 乳液聚合 高分子 分散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代CMC用乳液聚合高分子分散剂,主要由不饱和单体、水、乳化剂及水溶性引发剂组成,所述乳液聚合由各种不饱和单体和水在乳化剂的作用下配制成的乳状液中进行聚合而成,所述不饱和单体包括但不限于: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酰胺、N‑甲基丙烯酰胺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高分子分散剂主链是‑C‑C‑键。本发明用一种简单、又环保的方法,得到一种预先可以在高分子骨架主链上做设计的,比CMC更优秀的更适合锂电池使用,可以提高现有锂电池性能的高分子分散剂来代替现今广泛使用的CMC分散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锂电池代CMC用乳液聚合高分子分散剂。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锂电池负极浆料使用CMC-羧甲基纤维素做分散剂,其生产方法大致是:将脱脂漂白的棉线按比例浸入35%将脱脂漂白的棉线按比例浸入35%的浓碱液中,浸泡约30min取出。液碱可循环使用,浸泡后的棉短线称至平板压榨机上,以14 MPa的压力,压出碱液,得碱化棉,将碱化棉投入醚化釜内,加酒精15份在搅拌下缓缓加入氯醋酸酒精溶液,于30 ℃下2 h完成,加完后在40 ℃下搅拌3 h得醚化棉,加酒精(70%)120 份于醚化棉中,搅拌0.5 h,加盐酸调pH值至7,用酒精洗两次,滤出酒精,在80 ℃下鼓风干燥,粉碎得成品,根据配料比不同可生产出低取代度(<0.4)、中取代度(0.4~1.2)产品,从上面的CMC结构和生产工艺可以看出:CMC是用天然物质做基料,化学改性而来,主链骨架固定,大的性能优化不容易,CMC分散剂的生产工艺过程比较复杂,使用强酸强碱,化学腐蚀灼伤风险比较高,产生的三废比较多,对环境的影响大,可能留在产品里的杂质比较多。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锂电池代CMC用乳液聚合高分子分散剂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代CMC用乳液聚合高分子分散剂,用一种简单、又环保的方法,能预先在高分子骨架主链上做设计的,一种性能比CMC更优秀的更适合锂电池使用,可以提高现有锂电池性能的高分子分散剂来代替现今广泛使用的CMC分散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代CMC用乳液聚合高分子分散剂,主要由不饱和单体、水、乳化剂及水溶性引发剂组成,所述乳液聚合由各种不饱和单体和水在乳化剂的作用下配制成的乳状液中进行聚合而成,所述不饱和单体包括但不限于: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酰胺、N-甲基丙烯酰胺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高分子分散剂主链是-C-C-键。
一种锂电池代CMC用乳液聚合高分子分散剂的制备工艺,包括A. 备料、B. 加热溶解、C. 合成反应、D. 冷却及E. 包装出料。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A.备料:将液体原料自动化称量投料,固体原料人工投料。包括三部分:一是将单体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和其它单体物料泵入到预乳化釜,开动搅拌进行预乳化,得到预乳液,二是将引发剂和工艺水加入到引发剂釜,搅拌均匀,三是将乳化剂和工艺水等投入到聚合釜,搅拌混匀。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B.加热溶解:将聚合釜加热升温到80~86℃、保温10~30分钟,搅拌混匀。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C.合成反应:将少量的预乳液从预乳釜中滴加到聚合釜中,持续加热,待温度升到78~84℃加入打底引发剂,进行打底反应。打底反应完成后,开始滴加预乳液,进行合成反应,温度控制在80~86℃,时间约需4~6h,随着反应的进行,期间会在反应釜夹套中加入冷却水控制反应温度80~86℃。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D.冷却:聚合反应完成后,经保温过程,再降温冷却后,使釜内温度降到50℃以下,加入后处理剂等进行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赛力达化工有限公司;广东赛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赛力达化工有限公司;广东赛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62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