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神经电极、制备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6135.3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1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彭雷;谭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脑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293 | 分类号: | A61B5/293;A61B5/26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郑华洁 |
地址: | 200001 上海市黄浦区制造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神经 电极 制备 方法 设备 | ||
1.一种用于深部脑区检测的柔性神经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植入部和后端接口部(2);
所述柔性植入部包括至少一个柔性探针(1),所述柔性探针(1)的一端与所述后端接口部(2)连接,所述柔性探针(1)用于植入生物体的深部脑区;
所述柔性探针(1)包括金属电极和柔性支撑层,所述金属电极设置在所述柔性支撑层内;
所述柔性支撑层上设置有电极孔,所述金属电极通过所述电极孔露出所述柔性支撑层形成电极点(111);
所述柔性支撑层的材质为聚亚酰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神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探针(1)包括电极点区(110)和过渡区(120);
所述过渡区(120)的一端与所述电极点区(110)连接,所述过渡区(120)的另一端与所述后端接口部(2)连接;
所述电极点区(110)具有预设数量的所述电极点(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神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点区(110)远离所述过渡区(120)的一端设置有牵引孔(130),所述牵引孔(130)用于与牵引器械(3)连接,以引导所述柔性探针(1)植入生物体的深部脑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神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数量为50-200,所述电极点(111)在所述电极点区(110)按预设阵列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神经电极,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电极点(111)之间的间距为100μm-2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神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探针(1)的长度为10mm-40mm;
所述柔性探针(1)的径向尺寸为0.1mm-1mm;
所述电极点区(110)的长度为4mm-4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神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植入部包括4个所述柔性探针(1);
相邻所述柔性探针(1)之间具有预设间距,所述预设间距为1mm-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柔性神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接口部(2)包括转接区(210)和焊盘区(220);
所述转接区(210)的一侧与所述柔性探针(1)连接,所述转接区(210)的另一侧所述焊盘区(220)连接;
所述转接区(210)用于将所述金属电极转接到所述焊盘区(220);
所述焊盘区(220)用于与后端处理电路连接。
9.一种用于深部脑区检测的柔性神经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支撑衬底(410)上制备第一聚酰亚胺柔性薄膜(430);所述第一聚酰亚胺柔性薄膜(430)包括柔性植入部和后端接口部(2);
在所述聚酰亚胺柔性衬底上制备图形化的金属导电层(440);其中,所述金属导电层(440)包括制备在所述柔性植入部的金属电极和制备在所述后端接口部(2)的焊盘导电层;
在所述金属导电层(440)和所述第一聚酰亚胺柔性薄膜(430)上制备第二聚酰亚胺柔性薄膜(450);
对所述第二聚酰亚胺柔性薄膜(450)进行刻蚀,以使所述金属电极露出所述第二聚酰亚胺柔性薄膜(450)形成电极点(111);
去除所述柔性植入部所对应的支撑衬底(410),得到所述柔性神经电极。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深部脑区检测的柔性神经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脑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脑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61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