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进气系统涡轮增压氟硅胶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4742.6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6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吴中增;户国栋;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驼风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08 | 分类号: | B32B1/08;B32B25/20;B32B25/04;B32B25/08;B32B27/02;B32B27/34;C08L83/04;C08L27/12;C08K7/26;C08K3/04;C08K5/14;C08K3/22;B29C69/02;B29C43/24 |
代理公司: | 烟台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8 | 代理人: | 张玉翠 |
地址: | 276823 山东省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系统 涡轮 增压 硅胶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汽车进气系统涡轮增压氟硅胶管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汽车进气系统涡轮增压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进气系统涡轮增压氟硅胶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内层氟胶层和外层硅胶层,内层氟胶层和外层硅胶层形成管状结构,内层氟胶层和外层硅胶层之间设置有氟硅压延层和硅胶压延层;氟硅压延层包括两层氟硅胶层和一层第一芳纶线层,两层氟硅胶层对称设置在第一芳纶线层的内侧和外侧,两层氟硅胶层和一层第一芳纶线层压延形成氟硅压延层;硅胶压延层包括两层硅胶层和一层第二芳纶线层,两层硅胶层对称设置在第二芳纶线层的内侧和外侧,两层硅胶层和一层第二芳纶线层压延形成硅胶压延层。本发明具有提高产品合格率,避免渗漏风险的积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进气系统涡轮增压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进气系统涡轮增压氟硅胶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发布后,针对国六标准汽车的涡轮增压管路,一般都要求用内层氟胶层+外层硅胶层。由于氟胶层与硅胶层的粘合难题,导致该类产品的合格率最高仅为60%甚至更低,虽然中间用一层粘性比较好的气相硅胶为过渡层可以实现内层氟胶与外层硅胶的粘合,但是在长期高温使用环境下往往存在很大脱层风险,导致出现介质渗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进气系统涡轮增压氟硅胶管及其制备方法,以达到提高产品合格率,避免渗漏风险的目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汽车进气系统涡轮增压氟硅胶管,包括内层氟胶层和外层硅胶层,内层氟胶层和外层硅胶层形成管状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内层氟胶层和外层硅胶层,内层氟胶层和外层硅胶层形成管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内层氟胶层和外层硅胶层之间设置有氟硅压延层和硅胶压延层;所述氟硅压延层包括两层氟硅胶层和一层第一芳纶线层,两层氟硅胶层对称设置在第一芳纶线层的内侧和外侧,两层氟硅胶层和一层第一芳纶线层压延形成氟硅压延层,氟硅压延层的内壁与内层氟胶层的外壁连接,氟硅压延层的外壁与硅胶压延层的内壁连接;所述硅胶压延层包括两层硅胶层和一层第二芳纶线层,两层硅胶层对称设置在第二芳纶线层的内侧和外侧,两层硅胶层和一层第二芳纶线层压延形成硅胶压延层,硅胶压延层的外壁与外层硅胶层的内壁连接。
进一步,所述内层氟胶层包括以下按质量分数计的组分:气相法硅橡胶40~55份;氟橡胶40~45份;白炭黑15~20份;炭黑N990 5~8份;过氧化物硫化剂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 2.5~3份;助交联剂 TAIC 2~2.5份;羟基硅油2~3份;氧化镁 3~4份。
进一步,所述内层氟胶层、氟硅压延层、硅胶压延层和外层硅胶层四者的总厚度为5mm~7mm;所述氟硅压延层的厚度为1.5mm~2mm,其中氟硅胶层的厚度为0.6mm~0.9mm;第一芳纶线层的厚度为0.1mm~0.2mm;所述硅胶压延层的厚度为1.5mm~2mm,其中硅胶层的厚度为0.6mm~0.9mm,第二芳纶线层的厚度为0.1mm~0.2mm。
进一步,所述内层氟胶层、氟硅压延层、硅胶压延层和外层硅胶层由内到外硫化一体,形成管状结构。
本发明所提供的汽车进气系统涡轮增压氟硅胶管的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质量分数计的组分:气相法硅橡胶40~55份;氟橡胶40~45份;白炭黑15~20份;炭黑N990 5~8份;过氧化物硫化剂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 2.5~3份;助交联剂 TAIC 2~2.5份;羟基硅油2~3份;氧化镁 3~4份,进行配料,称量精度按±0.1g控制,用以制备内层氟胶层;
步骤2,将步骤1中的组分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内层氟胶层,并通过三辊压延机将两层氟硅胶层和一层第一芳纶线层压延制成氟硅压延层,将两层硅胶层和一层第二芳纶线层压延制成硅胶压延层;
步骤3,使用专用成型模具进行缠绕成型生产,缠绕前将模具加温至60~70℃;
步骤4,依次将内层氟胶层、氟硅压延层、硅胶压延层和外层硅胶层缠绕至专用成型模具上,并将层间空气通过包布挤压赶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驼风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驼风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47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