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内空气质量与乘车安全的智慧监测预警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34397.8 | 申请日: | 2022-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5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魏翼鹰;周宸;徐汉斌;赵品;张晖;李绘鹏;吴限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12 | 分类号: | G08B21/12;G08B3/10;G01N33/00;E05F15/71;E05F15/70;B60H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李平丽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质量 乘车 安全 智慧 监测 预警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内空气质量与乘车安全的智慧监测预警系统和方法,包括:嗅觉传感器模块,包括多个设置在车辆内的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用于监测车辆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浓度;控制单元模块,与嗅觉传感器模块电性连接,控制单元模块用于控制嗅觉传感器模块、乘员状态监测模块和显示警告控制模块工作;乘员状态监测模块,与控制单元模块电性连接,乘员状态监测模块包括多个设置在车辆内的车辆及人员状态检测模组;显示警告控制模块,与控制单元模块电性连接,显示警告控制模块用于显示气体浓度、发出告警信息和控制车辆组件工作。能够对车内有害气体进行动态监测、对车内人员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可以实时对车内状况进行告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内有害气体与乘车安全动态监测及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内空气质量与乘车安全的智慧监测预警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们生活需求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作为代步工具的汽车日益依赖,此外车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使得代步汽车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工具个体,也更是在创建智慧城市中不断相互交流的信息点,出行的便利性、安全性、智慧性得到显著提升,但人们相关配套的车内环境的安全意识却并未提高。针对不同驾驶选择与多样工况,车内有害气体不仅会有损乘车人员身体健康,而且同时会严重影响日常驾驶安全,甚至会迫害车内滞留人员的生命,同时日常关注的醉酒驾驶与疲劳驾驶也是影响驾驶安全与造成交通事故的重因。
汽车在生产制造时,所采用的橡胶腔壳、塑料面板、车内地毯、皮革材料等零部件材料与车内合成纤维和粘合剂等部位的装饰黏结材料都暗含大量的甲醛、苯、甲苯、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的挥发性物质,其中甲醛是一种刺激性气味浓烈的气体,若长期处于甲醛超标的环境中,会大大增加诱发呼吸道疾病甚至是脑瘤、结肠癌等癌症的病发率。此外对于新生儿而言,更是会引起基因突变、急性白血病等;其中苯是一种带有强烈芳香气味的气体,若长期处于苯系超标的环境中,轻者表现为胸闷、乏力甚至昏迷,严重者表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神经系统严重受损。
而汽车有害气体具备的空间小、浓度高、成分复杂、较难挥发等特点使得新车制造出厂前都需要严格按照空气质量标准,对车内空气中相关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检测,但是即使在出厂前完成检测后,由于经历长期日晒雨淋等多种工况,车内空气中可能依然含有挥发性有害物质,因此需要进行长期的动态监测。
汽车在驾驶使用时,由于汽油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废气,其作为尾气由排气管与发动机向外排放,但是当处于堵车或停止驾驶并关闭车窗而打开空调时,发动机长期怠速运转,导致三元催化器不能启动换气,而使得产生废气不能正常排出且由空调进气孔而进入密闭车厢内。此外,当人长期处于密闭的车厢而进行长途驾驶时,由于呼吸作用会对车厢内一定的氧气进行消耗并产生二氧化碳,那么当氧气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会严重影响呼吸、反应以及驾驶安全。
其中的氮氧化合物为有毒气体,会对人体呼吸道造成损害甚至是致癌;其中的一氧化碳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得人会出现头疼、困倦、反应能力下降症状,严重甚至缺氧而窒息等,因此需要进行长期的动态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车内空气质量与乘车安全的智慧监测预警系统和方法,能够对车内有害气体进行动态监测、对车内人员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可以实时对车内状况进行告警。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车内空气质量与乘车安全的智慧监测预警系统,包括:
嗅觉传感器模块,包括多个设置在车辆内的气体传感器,所述气体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车辆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浓度;
控制单元模块,与所述嗅觉传感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嗅觉传感器模块、乘员状态监测模块和显示警告控制模块工作;
乘员状态监测模块,与所述控制单元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乘员状态监测模块包括多个设置在车辆内的车辆及人员状态检测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43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