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美白淡斑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29998.X | 申请日: | 2022-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54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高杨;曹洪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漫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9 | 分类号: | A61K8/99;A61K8/9789;A61K8/9728;A61K8/92;A61K8/891;A61K8/34;A61K8/35;A61K8/37;A61K8/42;A61K8/44;A61K8/55;A61K8/60;A61K8/64;A61K8/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美白淡斑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白淡斑霜,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含水组合物A70‑80份,润肤组合物B 10‑15份,皮肤调理组合物C 5‑10份,皮肤调理组合物D 5‑10份。本发明通过肌肽,橙皮苷查尔酮和九肽‑1协同作用,抑制蛋白质发生糖基化反应,减少黑色素在皮肤表面的沉积,并且改善血管的收缩能力,加快代谢物质的运输,淡化原先皮肤层的色斑,并且通过鲸蜡硬脂基葡糖苷、山梨坦橄榄油酸酯和C12‑20烷基葡糖苷协同作用,使美白淡斑霜具有良好的油水分散性,使其在高低温环境中都不易破乳分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白淡斑霜,涉及A61K,具体涉及化妆用的配置品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年纪的增大,皮肤的光泽度逐渐下降,并伴随有斑点的出现,严重影响着人们对美貌的追求。皮肤光泽度下降,出现斑点的原因有很多,细胞衰老,蛋白质糖基化,外界环境使细胞氧化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皮肤暗淡,出现色斑。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具有美白淡斑功能的产品,但是针对的清除机理较单一,对不同因素造成的色斑不能全面覆盖,并且在清除原有斑点后还会再生出别的色斑,不能长久维持美白的效果。
中国发明专利CN202010656244.0公开了一种美白淡斑组合物,采用多种提取物协同作用,对酪氨酸酶和糖基化具有抑制作用,实现美白淡斑的效果,但是采用的原料与水混溶的效果不好,限制了产品在水剂化妆品中的应用。中国发明专利CN201910095388.0公开了一种美白淡斑精华,通过阻断黑色素的转移,实现美白的效果,但是对于糖基化形成的皮肤暗沉没有抑制效果,产品针对性较单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多种因素导致的皮肤暗沉,斑点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美白淡斑霜,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含水组合物A 70-80份,润肤组合物B10-15份,皮肤调理组合物C 5-10份,皮肤调理组合物D 5-10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含水组合物A 71-75份,润肤组合物B12-14份,皮肤调理组合物C 7-9份,皮肤调理组合物D 6-8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含水组合物A 71.37份,润肤组合物B13.1份,皮肤调理组合物C 8.5份,皮肤调理组合物D 7.03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以重量份计,所述含水组合物A中包括水60-70份,EDTA二钠0.02-0.07份,1,3-丁二醇1-5份,甘油1-3份,卡波姆0.1-0.3份,水解小核菌胶0.05-0.1份、对羟基苯乙酮0.3-0.8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以重量份计,所述含水组合物A中包括水64.54份,EDTA二钠0.05份,1,3-丁二醇4份,甘油2份,卡波姆0.2份,水解小核菌胶0.08份、对羟基苯乙酮0.5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卡波姆为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卡波姆为卡波姆U10。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以重量份计,所述润肤组合物B中包括橄榄油乳化蜡1-5份,氢化磷脂酰胆碱1-3份,C1618S 1-3份,新戊二醇二庚酸酯1-5份,亚麻籽油1-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5份,生育酚0.1-0.3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以重量份计,所述润肤组合物B中包括橄榄油乳化蜡2份,氢化磷脂酰胆碱1份,C1618S 2份,新戊二醇二庚酸酯3份,亚麻籽油2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份,生育酚0.1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橄榄油乳化蜡中包括鲸蜡硬脂基葡糖苷,山梨坦橄榄油酸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以重量份计,所述皮肤调理组合物C包括泛醇0.1-1份,橙皮苷查尔酮0.1-1份,肌肽0.1-1份,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1-3份,九肽-11-3份,烟酰胺1-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漫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漫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99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