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克拉霉素蜂窝状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26492.3 | 申请日: | 202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8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沈雪梅;李席;李秋;张现峰;朱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9/52 | 分类号: | A61K9/52;A61K31/7048;A61K47/61;A61K47/60;A61K47/59;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孙悦 |
地址: | 23303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克拉 霉素 蜂窝状 缓释微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负载克拉霉素蜂窝状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缓释微球由骨架载体材料对克拉霉素进行包埋而成,呈表面蜂窝状或类蜂窝状微孔密布的空腔结构,其粒径介于4~12μm;其制备方法为:S1:将骨架载体材料加入二氯乙烷中,超声分散30min,再加入克拉霉素,超声分散至完全溶解,得均一的混合溶液;S2:将S1所得混合溶液进行高压静电喷雾,控制流速为1mL/h、电压为18kV、喷雾针头内径为0.8mm、接收距离为15cm;S3:将S2所得产品于40℃减压干燥3h,使二氯乙烷溶剂挥发完全,即得。本发明首次采用静电喷雾法一步法制备负载克拉霉素缓释微球,条件可控,无需在高温条件下操作,能够有效保持克拉霉素的活性,且制备工艺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微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载克拉霉素蜂窝状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LM),又名甲基红霉素,是一种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抗菌谱类似于红霉素,但其在体内抗菌活性优于红霉素,对酸的稳定性比红霉素高800倍,具有耐酸,组织渗透性好,在血清和肺组织中的浓度高等特点。在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皮肤感染、鼻咽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过程中,CLM均表现出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口服克拉霉素见效快,在胃中较短时间即可达到峰值,滞留时间短,生物利用度低,频繁给药可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不良反应,加重肾脏负担。因此,为降低给药频率,延长药物的疗效,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开发克拉霉素缓释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物医药领域,已有学者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给药系统─载药微球,将药物包封于人工/天然高分子材料中形成的较小尺寸的单分散高分子微球,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缓释功能及靶向功能,能够有效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使得载药微球已成为药物制剂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常用的载药微球制备方法有乳液法、喷雾干燥法和溶剂挥发法等,但这些制备过程都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要么涉及高温,要么需要大量的有机/非极性溶剂,导致生物活性化合物的降解以及相关的毒性问题。例如在乳液法中,乳化是一种常见的保存生物活性化合物的胶囊化方法,与其他技术相比,伴随高剪切速率和油水界面,容易破坏药物活性,而且乳液的胶体不稳定性和高初始爆裂释放是限制其实际应用的关键负面因素;喷雾干燥法,因为其程序简单且可用于工业生产,然而,该工艺使用相对较高的干燥温度(170℃-220℃),可降解热不稳定成分,不适用于对温度敏感的物质,且粒径不易控制;溶剂挥发法中实验条件可控性差。因此,寻找合适选择合理的制备方法是成功研制载药微球的关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学院,未经蚌埠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64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