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应线圈绕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25643.3 | 申请日: | 202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6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魏放;蒋保林;许荣玉;叶国晨;张柯;唐跃跃;赵志强;王浩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71 | 分类号: | H01F41/071 |
代理公司: | 徐州创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3 | 代理人: | 李丰刚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 线圈 线装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感应线圈绕线装置,包括支撑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的降温绕线套以及设置在支撑组件上的输送管,所述降温绕线套侧壁为中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绕线套有多种不同规格,能够配合支撑组件根据不同的绕线需求进行拼装,所述输送管配合支撑组件能够将冷却介质输送到降温绕线套内对感应线圈进行冷却定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应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由支撑托盘、穿线通槽、上卡接槽、上固定板、连接管、下卡接槽、强力拉簧和弧形密封板组成,所述支撑托盘为圆形中空结构,支撑托盘顶面向下凹陷形成多个上卡接槽,所述上卡接槽为环形结构,所述上卡接槽和支撑托盘共心,所述多个上卡接槽中的相邻两个上卡接槽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多个上卡接槽宽度相等,所述多个上卡接槽内径从支撑托盘中心至边缘逐渐增大,支撑托盘底面向上凹陷形成多个下卡接槽,所述多个下卡接槽和多个上卡接槽一一对应,所述下卡接槽为环形结构,所述下卡接槽和支撑托盘共心,所述多个下卡接槽中的相邻两个下卡接槽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多个下卡接槽宽度相等,所述多个下卡接槽内径从支撑托盘中心至边缘逐渐增大,上卡接槽一侧壁上置有上固定板,下卡接槽一侧壁上置有下固定板,支撑托盘顶面向下凹陷形成多个穿线通槽,支撑托盘顶面中心处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和支撑托盘相连通,支撑托盘底面中心处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和支撑托盘相连通,上卡接槽底部开有进水通槽,弧形密封板卡置于进水通槽处,强力拉簧一端通过固定轴和弧形密封板相连接,强拉力弹簧另一端通过固定轴和上卡接槽侧壁相连接,降温绕线套一端和上卡接槽相对应,降温绕线套另一端和下卡接槽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感应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力拉簧有两组,所述两组强力拉簧分别位于弧形密封板两侧,一组所述强力拉簧由多个强力拉簧组成,一组所述的多个强力拉簧等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感应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通槽为弧形结构,所述多个穿线通槽和多个上卡接槽一一对应,所述穿线通槽位于对应上卡接槽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感应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绕线套侧壁为中空结构,形成冷却腔,降温绕线套一端外壁上置有楔形卡接凸台,所述楔形卡接凸台和进水通槽相对应,所述楔形卡接凸台另一端凸出降温绕线套一端,楔形卡接凸台上开有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感应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密封板的宽度略大于进水通槽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感应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接槽配合下卡接槽对降温绕线套进行卡接的设计,能够将多个相同或不同规格的降温绕线套拼装起来以满足不同的感应线圈制作需求。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感应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卡接凸台配合进水通槽,能够使支撑托盘内的冷却水通过楔形卡接凸台的通孔进入降温绕线套内的冷却腔内,对绕线后的感应线圈进行冷却定型。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感应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为环形结构,所述冷却腔对应楔形卡接凸台处开有进水孔,所述上卡接槽宽度和下卡接槽宽度相等,所述输送管和连接管相连通。
10.一种感应线圈绕线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不同的绕线需求对绕线装置进行拼装,根据所绕感应线圈的形状、匝数和匝距确定降温绕线套的数量和规格;
2)将降温绕线套带有楔形卡接台的一端卡置于支撑托盘上对应的上卡接槽内,并使楔形卡接凸台对准对应进水通槽,初始情况下,强力拉簧为拉伸状态,用力向下按压,楔形卡接凸台推动弧形密封板向下移动,直到楔形卡接凸台完全进入支撑托盘内,并和进水通槽相卡合;
3)将降温绕线套另一端卡置于另一支撑托盘上对应的下卡接槽内;
4)将对应规格的输送管和连接管相连通,
5)重复步骤2—4,直至所有的降温绕线套拼装完成,将最顶端的绕线装置的输送管和循环管道相连通,将最底端的绕线装置的连接管封堵住;
6)在铜管内灌入细沙,并将铜管加热软化;
7)将软化后的铜管缠绕在降温绕线套上制作感应线圈;
8)绕线完成后,从循环管道内向输送管通入冷却水,冷却水进入连接管,并从连接管进入支撑托盘内,再经过楔形卡接凸台上的通孔和进水孔进入冷却腔内,对绕线后的感应线圈进行冷却定型,可以从最底端绕线装置的连接管将冷却后的水排出;
9)将定型后的感应线圈从绕线装置上取下,将楔形卡接凸台缓慢拔出,同时在强力拉簧的作用下弧形密封板重新卡在进水通槽处;
10)将感应线圈内的细沙倒出并进行泄漏率测试;
11)在制得的感应线圈上缠上绝缘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56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电网配电柜报警装置和配电柜
- 下一篇:非晶合金带材冷却速度的筛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