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常温养护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19997.7 | 申请日: | 202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9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郝逸飞;梁恺康;杨光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38/10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付长杰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温 养护 保温隔热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常温养护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工业废料制备高强保温隔热材料,无需添加水泥,既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又实现了工业固废的再利用。基于提出的气泡稳定性公式选取合适的发泡剂制备密度为200~1200kg/m3的保温隔热材料,并考虑了泡沫的消泡率,在常温养护下,抗压强度为0.5~44.98MPa,抗折强度为0.22~13.86MPa,导热系数为0.07W/(m·K)~0.249W/(m·K),具有绿色环保、轻质高强及保温隔热等优点,同时实现了废弃物的再生利用,产生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常温养护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短缺浪费、气候不断变暖等问题是目前全人类所面临的重大考验。近年来,我国每年和建筑相关的能耗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6.7%。其中水泥生产能源消耗占全国能源总消耗的7%,水泥生产会导致大量CO2以及其他污染物排放。同时,煤电厂等能源提供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形成大量的固体废料,例如:粉煤灰和矿渣等,通常每消耗2吨煤就会产生1吨粉煤灰,我国每年粉煤灰产量达到6.86亿吨。传统固废处理方式包括陆地填埋以及海洋焚烧等,不仅利用率低同时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亟待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固废利用率的方式。
我国每年用于供暖、空调等的消耗占建筑总能源消耗的60%-70%,主要原因是我国建筑本身的外墙保温材料性能较差。开发节能、减排、利废、高强、轻质的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对于节约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泡沫混凝土凭借其高流态、轻质保温、耐火性能优越等特点,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传统泡沫混凝土是指通过化学或者物理发泡法,使水泥净浆和泡沫均匀混合,再经发泡机的泵送系统进行现场施工或模具成型,经自然养护形成的一种含有大量封闭气孔的轻质保温材料。但不足之处在于目前主要以水泥为原材料,生产过程具有相当大的能耗,而且制品存在强度偏低、最低成型密度较大、易塌模及干缩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泡沫混凝土的应用。因此利用工业废料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泡沫混凝土,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常温养护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生产过程不使用水泥,所需原材料种类少,制备工艺简单,充分考虑泡沫在混合浆体中的受力,有效抑制气泡合并上浮趋势,提高材料的强度,明显减少塌模和干缩的现象,制品密度为200kg/m3-1200kg/m3,综合性能优异,在建筑节能领域与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常温养护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以固废基微粉、碱激发剂、水和发泡剂为原料,给出保温隔热材料密度,按照保温隔热材料密度确定原料配比进行小批量实验,使用屈服应力计测量由固废基微粉、碱激发剂、水、发泡剂所制备的泡沫构成的混合浆体的屈服应力;使用密度计测量混合浆体的密度,S表示泡沫中气泡稳定性,需满足≥1,其中g=9.8N/kg,S越大,气泡稳定性越好;
通过物理发泡方式制备出满足气泡平均直径
按照最终满足要求的物料组成进行实际生产,获得常温养护保温隔热材料。
在获得满足气泡平均直径和密度要求的发泡剂后,再测定混合浆体的消泡率并计算出对应的游离水量,同时在原有配合比的基础上增加泡沫用量,减少游离水用量,确定出最终满足要求的物料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99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