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常温养护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19997.7 | 申请日: | 202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9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郝逸飞;梁恺康;杨光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38/10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付长杰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温 养护 保温隔热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常温养护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以固废基微粉、碱激发剂、水和发泡剂为原料,给出保温隔热材料密度,按照保温隔热材料密度确定原料配比进行小批量实验;
使用屈服应力计测量由固废基微粉、碱激发剂、水、发泡剂所制备的泡沫构成的混合浆体的屈服应力τy;使用密度计测量混合浆体的密度ρm,S表示泡沫中气泡稳定性,需满足其中g=9.8N/kg,d表示气泡平均直径,S越大,气泡稳定性越好;
通过物理发泡方式制备出满足气泡平均直径d要求的泡沫,同时气泡密度控制在30-70kg/m3范围内;若发泡剂所制备泡沫中气泡的平均直径和密度不能满足要求,则对发泡剂的种类和发泡剂与水的质量比、物料组成进行调试;在获得满足气泡平均直径和密度要求的发泡剂后,再测定混合浆体的消泡率并计算出对应的游离水量,同时在原有配合比的基础上增加泡沫用量,减少游离水用量,确定出最终满足要求的物料组成;
按照最终满足要求的物料组成进行实际生产,获得常温养护保温隔热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温养护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实际生产的具体过程是:首先将碱激发剂和水均匀混合,形成碱性溶液并提前静置24h;固废基微粉倒入搅拌仪器,搅拌混合均匀;发泡剂发泡至所需气泡平均直径的泡沫;
然后再将静置后的碱性溶液倒入搅拌好的固废基微粉中,低速搅拌均匀形成净浆,再量取发泡剂用于制备泡沫,将泡沫与净浆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浆体;
最后将新拌混合浆体装入模具中抹平但不振实,自然条件下覆膜养护24h后拆模,置于标准养护室中养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温养护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废基微粉为粉煤灰、矿渣、煤矸石、钢渣、铁尾矿及赤泥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碱激发剂为固体硅酸钠、液体硅酸钠、液体硅酸钾、氢氧化钠及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碱激发剂的模数为1.0~3.3;所述发泡剂为植物蛋白发泡剂、阴离子发泡剂、动物蛋白发泡剂、SCR尾气净化液中的单一溶液或混合溶液,发泡剂与水质量比为1:20~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温养护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废基微粉的粒径为1-1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温养护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公式在气泡平均直径给定、测量出混合浆体的屈服应力、混合浆体的密度的前提下,测量不同种类发泡剂制备泡沫的气泡直径,能给出不同种类发泡剂在混合浆体中的气泡稳定性,S值越大,气泡稳定性越好,进而选择出当前配比下综合性能最优的发泡剂以制备综合性能最优的保温隔热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温养护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常温养护保温隔热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计为:固废基微粉100-1000份,碱激发剂40~450份,水30~400份,发泡剂0.1~2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常温养护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废基微粉由粉煤灰、矿渣、煤矸石、钢渣组成,粉煤灰、矿渣、煤矸石、钢渣的质量比为2:2:1:1;碱激发剂包括液体硅酸钠和固体氢氧化钠,液体硅酸钠和固体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10-13:1。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常温养护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获得的常温养护保温隔热材料的密度为200~1200kg/m3,抗压强度为0.5~44.98MPa,抗折强度为0.22~13.86MPa。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常温养护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获得的常温养护保温隔热材料能应用于承重结构的结构构件与非结构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999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