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E顶、PET围的蚊帐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16886.0 | 申请日: | 2022-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3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尹青;莫凌志;郭彩云;牛维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永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M15/263 | 分类号: | D06M15/263;D06M15/285;D06M13/224;D01F6/46;D01F6/92;D01F1/10;A47C29/00;D06M101/32;D06M10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海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07 | 代理人: | 郝彦东 |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新区华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e pet 蚊帐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E顶、PET围的蚊帐制作方法,具体涉及蚊帐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其主要包括下列各组分的原料:PE颗粒原料25%、PET颗粒原料25%、丙烯酸乳液6%、四氧化三铁粉末2%、聚丙烯酰胺5%、聚丙烯酸钠5%、拟除虫菊酯杀虫剂7%、助溶剂5%、余量为去离子水。本发明所述的一种PE顶、PET围的蚊帐制作方法,能够利用具有磁性的四氧化三铁粉末形成磁场,对蚊子触角信号的接收形成干扰,能够起到一定的驱蚊效果,并且利用具有良好吸水和保水性能的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进行保水防护减少药物流失,从而使得整个蚊帐具有较为长效的驱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蚊帐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E顶、PET围的蚊帐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蚊帐,起源于中国春秋时期,是一种避免蚊子叮咬的帐幕,是南方夏季必不可少的床上用品。蚊帐通常挂在床架上将床围住以隔绝蚊子。蚊帐多为网状材质,使用蚊帐可以避蚊防风,还可吸附空气中飘落的尘埃。具有环保,透气,多循环使用的好处。
现有蚊帐都是普通织物制成的,不具有防虫、驱虫的效果,蚊虫还是可以通过蚊帐的空隙进入蚊帐内叮咬蚊帐用户,给用户带来不便,不能满足用户的完全阻止蚊虫叮咬的特殊要求,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了一种PE顶、PET围的蚊帐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E顶、PET围的蚊帐制作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PE顶、PET围的蚊帐制作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1):准备PE颗粒原料、PET颗粒原料、丙烯酸乳液、四氧化三铁粉末、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助溶剂和去离子水,备用;
步骤2):按照配比准确称取上述各组份,取一容器,向PE颗粒原料中加入四氧化三铁粉末,加入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和增效醚加热升温使得PE颗粒原料融化,对融化后的产物进行搅拌使其完全混合,得到混合物a,冷却备用;
步骤3):另取一容器,向PET颗粒原料中加入、四氧化三铁粉末,加热升温使得PET颗粒原料融化,对融化后的产物进行搅拌使其完全混合,得到混合物b,冷却备用;
步骤4):将混合物a采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细丝a1,将混合物b采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细丝b1,然后分别采用经编机将细丝a1和细丝b1编织成蚊帐布a3和b3;
步骤5):另取洁净容器,依次加入烯酸乳液、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助溶剂和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溶液c;
步骤6):将步骤4)中的蚊帐布b3置入到混合溶液c中浸泡,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脱水烘干。;
步骤7)将蚊帐布a3和蚊帐布b3裁剪成合适的尺寸,蚊帐布a3作为蚊帐的PE顶部,蚊帐布b3作为蚊帐的PET围布,完成蚊帐的制作。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按照如下各重量份的组份进行配比:PE颗粒原料20-30%、PET颗粒原料20-30%、丙烯酸乳液3-10%、四氧化三铁粉末1-5%、聚丙烯酰胺2-8%、聚丙烯酸钠2-8%、拟除虫菊酯杀虫剂5-15%、助溶剂2-5%、余量为去离子水。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按照如下各重量份的组份进行配比:PE颗粒原料25%、PET颗粒原料25%、丙烯酸乳液6%、四氧化三铁粉末2%、聚丙烯酰胺5%、聚丙烯酸钠5%、拟除虫菊酯杀虫剂7%、助溶剂5%、余量为去离子水。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加热使PE颗粒原料融化的温度为120-130℃。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加热PET颗粒原料融化的温度为280-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永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永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68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