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态铁素体球墨铸铁件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113460.X | 申请日: | 2022-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8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 发明(设计)人: | 帅德军;帅德国;胡楚宁;帅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金耐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3/12 | 分类号: | C22C33/12;C22C37/10;C21C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41700 湖北省襄阳市谷***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态铁素体 球墨铸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态铁素体球墨铸铁铸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熔炼、球化、孕育、浇注得到铸铁件的步骤,其中铸铁件的成分为C:3.4‑3.9%、Si:2.1‑3.0%、Mn≤0.25%、P≤0.05%、S≤0.05%,RE:0.02‑0.07%、Mg:0.03‑0.09%,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铸铁件具有均匀的壁厚,浇注完成后,控制铸铁件壁厚H和RE、Mg含量以及落砂时间T满足以下关系式:12.5H1/2×e10.5(0.55Mg+1.95RE)≥T≥12.5H1/2×e7.5(0.55Mg+1.95RE);式中:铸铁件壁厚H单位为mm,落砂时间T单位为mi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态铁素体球墨铸铁件的制备方法,属于铸铁制造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有关铸态铁素体球墨铸铁的技术研究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左右便已经在国外开始,我国在1990年左右开始进行铸态铁素体球墨铸铁的相关研究。铁素体球墨铸铁因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而受到较多关注,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零部件,特别是低温工况下工作的部件。而通常的球墨铸铁铸态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为了获得全铁素体组织,便需要对铸锭作进一步的热处理。因此,生产铸态铁素体球墨铸铁的经济优势便显而易见了,其无需热处理便可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省略了热处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
Mg和RE均是球墨铸铁必不可少的球化元素,但同时也是反石墨化元素。由于不经过热处理,在铸态铁素体球墨铸铁生产过程中,Mg和RE的含量控制便显得格外重要。RE和Mg含量过多,则白口(渗碳体)倾向严重,石墨化效果得不到保证,RE和Mg含量过少,则球墨铸铁球化效果无法保证。在铸态铁素体球墨铸铁生产中,很难兼顾球化效果和石墨化效果,因此,需要对RE和Mg含量进行精确的控制,这无疑加大了生产难度并且经济性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铸态铁素体球墨铸铁件的制备方法,即使在较高的RE和Mg含量下,也能够在不进行热处理的情况下获得石墨化效果、球化效果优异的球墨铸铁件。使得铸态铁素体球墨铸铁件在生产过程中RE和Mg含量的范围更为宽泛,并且降低了生产过程控制的难度,成本优势显著。特别的,对于高RE和Mg含量的铸态铁素体球墨铸铁,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确保球化效果的同时确保石墨化效果。
下面详细介绍实现本发明技术目的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铸态铁素体球墨铸铁件的制备方法,包括熔炼、球化、孕育、浇注得到铸铁件的步骤,其中铸铁件的成分为C:3.4-3.9%、Si:2.1-3.0%、Mn≤0.25%、P≤0.05%、S≤0.05%,RE:0.02-0.07%、Mg:0.03-0.09%,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铸铁件具有均匀的壁厚,浇注完成后,控制铸铁件壁厚H和RE、Mg含量以及落砂时间T满足以下关系式:
12.5H1/2×e10.5(0.55Mg+1.95RE)≥T≥12.5H1/2×e7.5(0.55Mg+1.95RE);
式中:铸铁件壁厚H单位为mm,落砂时间T单位为min。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铸态铁素体球墨铸铁的成分通常比较简单,本发明同样遵循该规律,采用常规的C、Si、Mn含量设计。而在现有技术生产中为了确保石墨化效果、球化效果以及铸态组织,需要对RE和Mg的含量进行精确控制,工艺窗口较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金耐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襄阳金耐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134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