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突变型RNase R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08730.8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8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蔡秋杰;张婉君;张茂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吉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22 | 分类号: | C12N9/22;C12N15/55;C12N15/70;C12N1/21;C12R1/19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陆丰艳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突变型 rnase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突变型RNase R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突变型RNase R被命名为RNase R__△M8,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编码该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突变型RNase R_△M8的制备过程包括载体构建、载体转化、蛋白诱导表达、细菌收集、蛋白纯化及活性测定等过程。本发明提供的突变型RNase R,提高了RNase R表达产量及耐盐性,有利于满足多样化的RNA样本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突变型RNase R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RNase R(Ribonuclease R)的分子量约为91.4kDa,是一种来源于大肠杆菌 RNR超家族的3’-5’核糖核酸外切酶,可从3’-5’方向将RNA逐步切割成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RNase R能够消化几乎所有的线性RNA分子,但不易消化环状RNA(circRNA)、套索结构RNA(lariat RNA)、末端为双链的RNA。
目前RNase R常被用于circRNA的富集和鉴定研究。高通量测序是大批量发现circRNA最快捷的方法,但传统的全转录组测序只能发现丰度较高的 circRNA,对丰度稀少的circRNA则无能为力。而在全转录组测序的方法上再增加一步RNase R消化(RNase R+),则可以使circRNA相对富集,最终使circRNA 的junction reads相对于“RNase R-”样本有5-10倍的富集,大大提升了circRNA 的发现量。另外,随着RNA疫苗的兴起,circRNA也被各大生物医药公司列入为极具研究潜能的RNA疫苗候选分子,RNase R将有望成为circRNA规模化制备及纯化的重要原料之一。此外,RNase R也常被相关领域的研究者用于circRNA 和lariat RNA的鉴定。
RNase R的反应条件一般为37℃,10-30min,且反应体系要求较低的NaCl 浓度。当反应体系中NaCl的浓度100mM时,RNase R的活性会明显受抑制。这种条件的限制对RNA样本纯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增加了RNA的制备成本及损失量。
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耐盐且蛋白表达产量高的RNase R突变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普遍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突变型RNase R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突变型RNase R,提高了RNase R表达产量及耐盐性,有利于满足多样化的RNA样本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突变型RNase R,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
优选地,编码所述突变型RNase R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 所示。
优选地,所述氨基酸序列为E.coli来源的野生型RNase R的氨基酸序列定点突变所得;所述E.coli来源的野生型RNase R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优选地,编码所述E.coli来源的野生型RNase R的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2所示。
优选地,所述定点突变为将E.coli来源的野生型RNase R的氨基酸序列的 601至608号氨基酸截断突变所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突变型RNase R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构建含有编码所述突变型RNase R的核苷酸序列的载体;
S2、将步骤S1获得的载体转化至表达菌株BL21大肠杆菌细胞中,获得表达菌株;
S3、将步骤S2获得的表达菌株扩大培养并进行蛋白诱导表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吉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吉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87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