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脱毒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08347.2 | 申请日: | 2022-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4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崔龙;李庆鹏;王娴;冯文豪;闫慧丽;陈云堂;范家霖;李华林;陈晓杰;张福彦;许勃;王嘉欢;程仲杰;张建伟;杨保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K36/69 | 分类号: | A61K36/69;A61K36/725;A61K36/7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吴朝阳 |
| 地址: | 45001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材 中黄 曲霉 毒素 脱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脱毒方法,包括:步骤一:将中药材储存;步骤二:提高中药材储存的环境温度,配制成浓度为30‑40g/L的甜菜碱溶液,喷施于中药材表面,喷施过程持续搅拌;步骤三:将中药材风干或烘干;步骤四:再次提高中药材储存的环境温度,保持相对湿度不变,采用波长为220‑365nm的紫外线进行辐照处理。本发明能够提高中药材黄曲霉毒素的降解效率,脱除中药材的黄曲霉毒素含量致使其符合国家相关法规(中国药典2020版)的要求,提高中药材的安全质量,保障中药材的药效质量和食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黄曲霉毒素脱毒。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脱毒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材在生产、加工、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工序多、耗时长、再加之部分中药材油脂、蛋白质、糖含量高,容易使得中药材很霉变而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剧毒的化学物质,主要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目前发现并且成功分离出的黄曲霉菌代谢产物有20多种,黄曲霉毒素B1毒性最大,是砒霜的68倍,可造成肝脏损伤导致肝癌。关于黄曲霉毒素的脱除引起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
目前,脱毒方法主要有物理脱毒、化学脱毒和生物脱毒3种方式。物理脱毒主要是指吸附、辐照等,更适合饲料、食用油等;化学脱毒是利用化学物质作用改变霉菌毒素结构,但排污影响环境;生物脱毒主要是指微生物的吸附以及生物酶降解,菌种培养复杂,且仅适用于发酵产品。以上方法应用于中药材脱毒时存在的通病为脱毒率低,容易影响中药材的感官质量和造成药效成分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脱毒方法,其能够提高中药材黄曲霉毒素的降解效率,脱除中药材的黄曲霉毒素含量致使其符合国家相关法规(中国药典2020版)的要求,提高中药材的安全质量,保障中药材的药效质量和食用安全性。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脱毒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中药材储存于温度低于20℃、相对湿度低于70%的环境中;
步骤二:提高中药材储存的环境温度至30-35℃,将甜菜碱溶解于去离子水,配制成浓度为30-40g/L的甜菜碱溶液,喷施于中药材表面,喷施过程持续拌和,喷施1h暂停1-2h,重复8-10次;
步骤三:将中药材风干或烘干后再次置于温度低于20℃、相对湿度低于70%的环境中,等待下一步处理;或者干燥后直接进入下一步处理;
步骤四:再次提高中药材储存的环境温度至30-35℃,保持相对湿度不变,采用波长为220-365nm的紫外线进行辐照处理,辐照强度为7-10mW/cm2,辐照过程持续搅拌拌和,辐照时长为20-35min。
优选的是,甜菜碱的提取方法为:采集新鲜甜菜,烘干,研磨成粉体,加入60倍重量的75%的乙醇溶液,65℃下浸提12h,然后在80℃下回流提取4h,取上清液,重复回流提取2-3次,得甜菜碱粗提液,蒸发乙醇至无醇味,80℃下干燥24h,用去离子水复溶,加入甜菜0.5%倍重量的活性炭,加热至100℃,过滤,冷却,调节pH至酸性,加入沉淀剂,所述沉淀剂为体积比为1:1的100g/L乙酸锌溶液和200g/L亚铁氰化钾溶液的混合溶液,过滤,除去吸附于沉淀中的油脂性和亲脂性杂质,冷藏于0-4℃环境中,过滤,真空减压干燥,即得甜菜碱。
优选的是,采用浓盐酸调节pH至酸性,采用浓氨水调节pH至碱性。
优选的是,中药材包括远志、酸枣仁、桃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83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