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工艺品的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06211.8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0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郑好;姚舒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C04B33/34;C04B33/36;C04B35/18;C04B35/622;C04B41/86;C03C8/14;B33Y70/10;B33Y10/00;B28B1/00;B28B11/24;B44C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何俊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工艺品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陶瓷制品领域,针对带有立体装饰的陶瓷工艺品手工制备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陶瓷工艺品的制作工艺,陶瓷主体采用手工拉坯或泥浆浇注工艺制作,立体装饰采用3D打印工艺打印,陶瓷主体和立体装饰之间通过凹凸结合的方式连接,用粘结剂粘结成整体,素烧、施釉、正烧得到陶瓷工艺品。本发明对表面带有立体装饰的陶瓷工艺品采用手工和3D打印结合的制作工艺,兼具美观和高效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制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陶瓷工艺品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陶瓷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陶瓷工艺品更是精湛绝妙,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观的不断改变,各种复杂造型的陶瓷工艺品纷纷涌现。陶瓷表面带有立体装饰相比于平面装饰更生动形象,但是这项技术对手工艺人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例如,瓷花挂盘需要泥料→揉捏→编织→着色→花瓣→晾晒→煅烧等18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高超的技艺,在有“世界陶瓷之都”之称的德化,能手工制作瓷花的匠人不到100人,而能够制作出造型逼真、花朵鲜艳、精美细腻的瓷花匠人更是不到30人。手工捏制工艺需要匠人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学习、实践和积累。唯有经过岁月的沉淀,才能让瓷土在匠人手中捏出富有神韵的艺术品。而在规模化、工业化的现今,手工制瓷工艺日渐式微,制瓷手工艺师更是越来越少。
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兴快速成型技术,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材料、丝状、膏体状等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近年来3D打印也被应用到陶瓷上,例如专利CN201510614565.3公开了“一种3D打印陶瓷工艺”的发明专利。陶瓷3D打印工艺可以实现批量打印,但是对于大体积的立体陶瓷基体,其打印速度慢,而且对材料要求高。
为此,本发明对表面带有立体装饰的陶瓷工艺品采用手工和3D打印结合的制作工艺,兼具美观和高效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带有立体装饰的陶瓷工艺品手工制备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陶瓷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对表面带有立体装饰的陶瓷工艺品采用手工和3D打印结合的制作工艺,兼具美观和高效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陶瓷工艺品的制作工艺,陶瓷工艺品包括陶瓷主体和位于其表面的立体装饰,陶瓷主体采用手工拉坯或泥浆浇注工艺制作,立体装饰采用3D打印工艺打印,陶瓷主体和立体装饰之间通过凹凸结合的方式连接,用粘结剂粘结成整体,素烧、施釉、正烧得到陶瓷工艺品。陶瓷主体可选用花瓶、圆盘等。
作为优选,所述凹凸结合的方式连接为:陶瓷主体上设有圆锥体或长方体的凹坑,立体装饰上设有相适配的圆锥体或长方体的凸起。粘结时将凸起卡入凹坑里,对于立体装饰部分和主体部分装配时不允许出现相对转动的结构,应选择长方体的凸凹结构,其他情况多选用圆锥体。
作为优选,立体装饰结构利用DLP、SLA、LCD方式直接3D打印。
作为优选,陶瓷主体的原料包括高岭土、龙岩土、长石、石英和苏州土;立体装饰的原料包括光敏树脂、陶瓷粉末、光引发剂和分散剂,其中陶瓷粉末为Al2O3和SiO2的混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粘结剂的成分为:按质量份数计,高岭土45-50份、石英5-10份、长石10-15份、苏州土6-8份、龙岩土12-15份。使用时以水玻璃调节浆料的稠度至浆料含水率为10-30wt%。因为本发明将陶瓷工艺品分解为陶瓷主体和立体装饰,两者之间仅通过凹凸结合部位连接,陶瓷主体的壁较薄时,其上的凹坑不能开得太深,凸起和凹坑的接触面积有限,采用普通的陶瓷粘结剂,粘结强度不够,搬运去烧结的过程中陶瓷主体和立体装饰会产生移位,影响成品的美观性,所以需要提高粘结剂的粘性,而且粘结剂固化时间长,要等3-5h才能进行素烧,影响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粘结剂中还含有聚丙烯酸酯-陶瓷纤维互穿型粘合剂,制备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62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