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其触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3991.0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2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园园;郑美珠;薄赜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郭栋梁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及其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触控方法,其中,显示面板包括:触控显示基板、触觉反馈基板及致动器;所述触觉反馈基板和所述致动器位于所述触控显示基板的同一侧和/或相背的两侧,且所述触觉反馈基板位于所述触控显示基板的显示侧;所述触觉反馈基板用于产生静电触觉反馈,所述致动器用于产生振动触觉反馈。该显示面板自身即可实现静电触觉反馈及振动触觉反馈,而无需外界的静电触觉反馈部件及振动触觉反馈部件,因此,采用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电子设备,无需单独设置静电触觉反馈部件及振动触觉反馈部件,故,可以满足其向轻薄化方向发展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触控方法。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屏幕,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更加直接的操作体验,使用者通过在触控显示屏幕上进行触控,来实现对具备触控显示屏幕的设备进行操作、数据输入、控制等。
然而,由于使用者是直接在触控显示屏幕上进行操作的,其缺少触觉反馈,为了解决该问题,目前大多在具备触控显示屏幕的设备内设置偏心电机,在进行触控时,偏心电机工作以提供一定的振动形式的触觉反馈。但是,随着现实技术的进步,以及电子设备,特别是可移动电子设备(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向轻薄化方向发展的需求,采用偏心电机来进行触控的触觉反馈已经不能满足技术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申请期望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触控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偏心电机进行触觉反馈,不利于电子设备向轻薄化方向发展的需求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触控显示基板、触觉反馈基板及致动器;
所述触觉反馈基板和所述致动器位于所述触控显示基板的同一侧和/或相背的两侧,且所述触觉反馈基板位于所述触控显示基板的显示侧;
所述触觉反馈基板用于产生静电触觉反馈,所述致动器用于产生振动触觉反馈。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触控显示基板包括触控电路层,所述触控电路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接收电极层、第一绝缘层和驱动电极层;
所述接收电极层包括多条平行间隔设置的接收电极;
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多条平行间隔设置的驱动电极;
所述接收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交叉设置。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触觉反馈基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触觉电极层及绝缘保护层;
所述触觉电极层包括多条平行间隔设置的触觉电极,所述触觉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平行设置,且所述触觉电极层与所述接收电极层分置于所述驱动电极层的两侧;或者,
所述触觉电极层包括作为触觉电极的网格电极,所述触觉电极层与所述接收电极层分置于所述驱动电极层的两侧;所述网格电极的镂空面积为交叉设置的所述接收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形成的镂空面积的80%-90%。
作为可实现方式,在垂直于所述触控显示基板的显示面的投影方向上,所述触觉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至少部分重合。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触控显示基板包括触控电路层,所述触控电路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接收电极层、第一绝缘层和驱动电极层;
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作为驱动电极的网格电极;
所述触觉反馈基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触觉电极层及绝缘保护层;
所述触觉电极层包括作为触觉电极的透明面电极;
所述网格电极与所述透明面电极的电极重叠面积大于等于60%;
或者,所述触控显示基板包括触控电路层,所述触控电路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接收电极层、第一绝缘层和驱动电极层;
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驱动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39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