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色彩无机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3819.5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3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温瑞涛;黄庆姣;李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153 | 分类号: | G02F1/153;G02F1/155;G02F1/1524;G02F1/152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刘芙蓉 |
地址: | 5180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色 无机 固态 变色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色彩无机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底、透明底电极层、多色彩离子储存层、第一电子阻挡层、电解质层、第二电子阻挡层、电致变色层、透明顶电极层;
其中,所述多色彩离子储存层的材料为AxOy,所述AxOy为两极着色材料,其中A为具有多种价态的金属元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彩无机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色彩离子储存层的材料选自V2O5、Co3O4、Rh2O3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多色彩离子储存层的厚度为100-4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彩无机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底电极层的材料选自氧化铟锡、掺铝的氧化锌、掺氟的氧化锡、掺镓的氧化锌、掺铟的氧化锌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或者,所述透明底电极层选自金属透明薄膜或金属网格材料薄膜;
所述透明顶电极层的材料选自氧化铟锡、掺铝的氧化锌、掺氟的氧化锡、掺镓的氧化锌、掺铟的氧化锌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或者,所述透明顶电极层选自金属透明薄膜或金属网格材料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彩无机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底电极层的方块电阻值为10~20Ω/sq,所述透明底电极层的透过率在波长550nm处高于80%;
所述透明顶电极层的方块电阻值为20~100Ω/sq,所述透明顶电极层的透过率在波长550nm处高于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彩无机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阻挡层的厚度为20-50nm,所述第二电子阻挡层的厚度为20-5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彩无机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阻挡层的材料和所述第二电子阻挡层的材料独立地选自SiO2、Si3N4、Ta2O5、ZrO2、Nb2O5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彩无机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层的材料选自LiF、LiAlOx、LiPON、LiNbO3、LiTaO3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电解质层的厚度为50-500n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彩无机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层的材料选自WO3、TiO2、Li4Ti5O12、MoO3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彩无机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层的厚度为100-300nm。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多色彩无机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提供表面具有透明底电极层的基底;
在所述透明底电极层上形成多色彩离子储存层;
在所述多色彩离子储存层上形成第一电子阻挡层;
在所述第一电子阻挡层上形成电解质层;
在所述电解质层上形成第二电子阻挡层;
在所述第二电子阻挡层上形成电致变色层;
在所述电致变色层上形成透明顶电极层,得到所述多色彩无机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
其中,所述多色彩离子储存层的材料为AxOy,所述AxOy为两极着色材料,其中A为具有多种价态的金属元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381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