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组装和承载式锂电池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03745.5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7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董晓龙;李曼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晓龙;李曼琳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49;H01M10/613;H01M10/625;H01M10/052;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汉钦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组装 承载 锂电池 结构 | ||
1.一种模块化组装和承载式锂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顶盖和电芯单元,所述壳体为矩形中空铝合金管,所述壳体的两端设置为开口并分别对应设置有顶盖,任一所述顶盖上对应设置有一对正负极柱,所述电芯单元至少设置有1个并对应设置于壳体内,所述电芯单元的两端分别与两顶盖的正负极柱对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组装和承载式锂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为铝端盖包括第一铝端盖和第二铝端盖,所述第一铝端盖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正极柱和第一负极柱,所述第一正极柱和第一负极柱在第一铝端盖的内侧面分别通过第一定位保护盖对应连接设置有第一正极插孔和第一负极插孔,所述第二铝端盖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正极柱和第二负极柱,所述第二正极柱和第二负极柱在第二铝端盖的内侧面分别通过第二定位保护盖对应连接设置有第一正极插头和第一负极插头,所述正极插孔和正极插头同侧齐平对应,所述负极插孔和负极插头同侧齐平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组装和承载式锂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极插孔和第一负极插孔之间的第一铝端盖上设置有泄放阀,所述第一正极插头和第一负极插头之间的第二铝端盖上设置有注液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组装和承载式锂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单元包括连接器、绕卷电芯和mylar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组装和承载式锂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为外层塑料和内层铝或铜的注塑复合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呈C型对称结构相对拼接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连接端采用超声波焊接固定,所述卷绕电芯对应设置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裸露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上分别焊接设置有卷绕电芯的极耳,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表面采用mylar片超声波焊接封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组装和承载式锂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设置有第二正极插头和第二正极插孔,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设置有第二负极插头和第二负极插孔,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正极插头和第二负极插头与第一铝端盖的第一正极插孔和第一负极插孔对应插接固定,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正极插孔和第二负极插孔与第二铝端盖的第一正极插头和第一负极插头对应插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组装和承载式锂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在第二正极插头和第二负极插头两侧设置第三定位保护盖,在第二正极插孔和第二负极插孔两侧设置有第四定位保护盖,所述第三定位保护盖与第一定位保护盖插接固定,所述第四定位保护盖和第二定位保护盖插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组装和承载式锂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单元设置有多个,此时,多个电芯单元通过第二正极插头和第二负极插头与第二正极插孔和第二负极插孔对应首尾插接固定,所述第三定位保护盖和第四定位保护盖插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组装和承载式锂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侧呈阶梯结构设置且横向贯穿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壳体的散热孔内穿插设置有电绝缘散热管路,多个所述壳体堆叠后通过电绝缘散热管路与散热连接器连接形成紧密和电池接触的高效热交换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晓龙;李曼琳,未经董晓龙;李曼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374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透光柔性复合前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西蓝花收割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