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存液在荧光素酶长期储存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101911.8 | 申请日: | 2022-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0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楼建荣;杨翔;谢桂华;黄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雷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9/02 | 分类号: | C12N9/02;C12N9/96;C12Q1/6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诺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14 | 代理人: | 许飞 |
| 地址: | 51052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存 荧光 长期 储存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检测试剂领域,公开了一种保存液在荧光素酶长期储存中的应用,保存液包括NaCl、二价离子、EDTA、二硫苏糖醇、还原型谷胱甘肽、热稳定保护剂和缓冲液。本发明一些实例的保存液,可使荧光素酶在2~8℃稳定保存约1年,极大地方便了荧光素酶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荧光素酶长期储存的保存液。
背景技术
荧光素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催化荧光素发出荧光,其发光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和ATP的浓度正相关,因此荧光素酶可以指示ATP的浓度,用于食品生产过程及食品成品微生物指标的快速检测。荧光素酶也可应用于细胞的代谢研究、生物传感器、药物筛选等领域。
荧光素酶作为一个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热稳定性很差,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也欠佳,在室温下容易失活,其活性的保持对检测极其重要。荧光素酶在干粉状态下在-20℃的环境下能保存数年,但是频繁的开启和使用仍会对其造成影响。荧光素酶干粉使用不便,配置时容易出现偏差。
荧光素酶配成溶液时,荧光素酶的稳定和活性非常的不稳定。要想保持较高的活性,必须要摸索出使荧光素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的条件。目前常用的保存方式是添加一定的保护剂后储存于低于-20℃的条件下,但该保存方式对于检测来讲比较繁琐,且受反复冻融次数的影响。所以根据酶本身的化学性质,找到更加合适的缓冲液以及保护剂,从而降低保存温度的要求,对于实际应用有重要的意义。另外,低浓度的荧光素酶液对保存条件更为敏感,难以保持其酶活性。因此现有技术中多针对高浓度的荧光素酶进行保存,但是在进行微量取样时,容易导致取样误差影响实验结果。
CN101463347A公开了一种虫荧光素酶稳定剂,包括下述组分:甘油80g/L-120g/L,海藻糖0.08-0.12mol/L,余量为双蒸水。本发明的虫荧光素酶稳定剂对虫荧光素酶的活性有保护作用,使虫荧光素酶对温度及冻融等因素不敏感,使用时分装保存在4℃冰箱中。虫荧光素酶稳定性加强,保存时间长,使用更为方便快捷。
CN101993858A公开了一种虫荧光素酶的保存缓冲液,所述保存缓冲液含有pH7.0~8.0的10~50mM Tris-Acetate,25~35%乙二醇,1~5mM EDTA,0.5~2mM DTT,0.5~2%BSA,和5~15%甘油。该保存缓冲液实质为裂解缓冲液,主要用于荧光素酶的分离纯化。该文件中,纯化得到的荧光素酶依然需要冻干以便长期保存。
CN105018457A公开了一种虫荧光素酶稳定剂,它包括以下组分:甘油100-250g/L,甘氨酸0.08-0.12mol/L,溶剂为双蒸水;本发明的虫荧光素酶稳定剂对虫荧光素酶的活性有保护作用,降低虫荧光素酶对温度及冻融等因素的敏感度,使虫荧光素酶在使用时只需分装保存在4℃的冰箱中即可,有效提高了虫荧光素酶的稳定性,延长了保存时间,使用更为方便快捷。其实验数据显示45 h内,发光强度可以稳定。这种稳定剂显然难以满足更长时间,如1周以上时间的保存。
CN105121653A公开了用于荧光素酶和核苷磷酸的发光检测的稳定制剂,主要通过将D-荧光素、L-荧光素、荧光素酶复配,以提高荧光素酶的稳定性。使用阿伦尼乌斯方程来计算较低温度下的衰变率。在22℃,计算10%性能损失在8.6天时发生。在4℃,计算10%和50%损失分别在4.2个月和2年时发生。在-20℃,计算10%的损失在20年时发生。
现有技术中,基本没有可长期保持荧光素酶活性的液体制剂。开发出一种不需要冷冻保存且可以长期保持荧光素酶活性的液体制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荧光素酶长期储存的保存液。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雷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雷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019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