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乘用车全车系的自体内支撑轮胎及其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99470.2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7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徐伟;张琳;刘杰;刘继发;苏明;王伟;张晨曦;宋美芹;马洁;韩俊宇;孙超;孙桂芹;翟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9/02 | 分类号: | B60C9/02;B60C9/18;B60C15/04;B29D30/06;B29D30/20;B29D30/26;B29D30/30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赵雪聪 |
地址: | 266409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乘用车全车系 体内 支撑 轮胎 及其 成型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乘用车全车系的自体内支撑轮胎及其成型工艺,属于自体内支撑轮胎领域。包括支撑体,支撑体包括支撑胶,三角胶和补强层,支撑胶形状为梯形,厚度为4‑12mm,三角胶位于胎体外侧被胎体包覆,三角胶下端点与钢丝圈紧密贴合,三角胶上端点位于所述支撑胶径向宽度L的1/3‑2/5处;补强层上端点高于三角胶上端点的径向高度L3为5‑10mm,补强层下端点与钢丝圈顶部齐平。本发明应用于自体内支撑轮胎方面,解决现有自体支撑轮胎无法兼顾零气压耐久性能与轮胎的静音舒适性能且适用车型范围小的技术问题,具有比普通防爆胎更舒适、更节油、噪音小,达到用户对缺气保用的需求,且对轮辋无损伤,可适用于乘用车全系车型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体内支撑轮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乘用车全车系的自体内支撑轮胎及其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汽车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普通性能的轮胎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轮胎安全、舒适、静音等性能的要求。现有自体支撑轮胎通过在胎侧部位增加一种强而硬的支撑橡胶,来保证其零气压耐久性能,但这同时也牺牲了轮胎的静音舒适性能,使驾乘者驾乘体验感差。另外,现有自体支撑轮胎对适配汽车悬架要求较高,因此只能实现小范围应用,无法适配乘用车全系车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以下附图和描述中提出,以使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更加简明易懂。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乘用车全车系的自体内支撑轮胎及其成型工艺,解决了现有自体支撑轮胎无法兼顾零气压耐久性能与轮胎的静音舒适性能且适用车型范围小的技术问题,具有比普通防爆胎更舒适、更节油、噪音小,达到用户对缺气保用的需求,且对轮辋无损伤,可适用于乘用车全系车型的特点。
本发明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乘用车全车系的自体内支撑轮胎,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进一步包括:
支撑胶,形状为梯形,厚度为4-12mm;
三角胶,位于胎体外侧被胎体包覆,三角胶下端点与钢丝圈紧密贴合,三角胶上端点位于所述支撑胶径向宽度L的1/3-2/5处;
补强层,补强层上端点高于三角胶上端点的径向高度L3为5-10mm,补强层下端点与钢丝圈顶部齐平。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胶上端点垫入带束层下方的插入距离L2为18-24mm;支撑胶下端点与钢丝圈上端点的距离L6为5-10mm。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L2-L1≥10mm,L1为胎侧插入带束层下距离与支撑胶插入带束层下距离差值。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角胶自所述支撑胶下断点至所述支撑胶径向宽度L的1/8处的厚度H4为3-4mm,且三角胶底部厚度H5与H4的差值不大于2mm。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胶的宽度L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到:L=SW*N*k+L2;
SW为名义断面宽;N为扁平比;k为Safort因子,其取值范围为0.73-0.75。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α取值范围为65°-75°。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采用三角平衡理论轮廓设计原理进行轮廓设计,保证tanα=2USH/(SW-RW),其中SW为名义断面宽数值固定,USH为轮胎自由状态下的断面水平轴至胎圈的距离,RW为着合宽度。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下沉量h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到:h=tanβ*TDW/2;
TDW为设计行驶面宽,β取值范围是3°-8°。
本发明一方面公开了以上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适用于乘用车全车系的自体内支撑轮胎的成型工艺,采用二次法折叠分层式自体支撑成型鼓成型,所述二次法折叠分层式自体支撑成型鼓具有胀鼓状态和缩鼓状态,在所述胀鼓状态下进行内衬层、支撑胶、胎体、扣圈反包、胎侧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94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滤池设备及其反洗工艺
- 下一篇:一种脱防护服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