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致化学发光分子印迹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9276.4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6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英;陈晴晴;许明明;吕良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G01N27/327;C08F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何静 |
地址: | 21009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 发光 分子 印迹 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分子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致化学发光分子印迹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现提出如下方案,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10%‑15%wt的聚丙烯腈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得到聚丙烯腈电极;将Ru(bpy)32+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1‑3mM Ru(bpy)32+溶液,将其加在聚丙烯腈电极上得到钌纳米棒修饰的聚丙烯腈电极;将盐酸多巴胺溶解于Tris‑HCl缓冲液中,再加入检测靶标,得到混合溶液;将所述钌纳米棒修饰的聚丙烯腈电极置于混合溶液中浸泡,得到中间产物;用醇溶剂洗脱中间产物上的检测靶标,得到电致化学发光分子印迹传感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制备得到的PANE‑MIP具有强的吸附能力和良好的选择性,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稳定性好,可长期保存,直接用于现场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检测领域,尤其是一种电致化学发光分子印迹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均与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有着密切关联,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切实做好食品和环境污染物的检测工作,而快速检测技术具有明显优势,可以在保障检测结果的同时缩短检测时间;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依赖于分子识别的方法,它通过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含有的三维结构空腔对形状及结构与模板相同的分子的结合实现特异性检测;电致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因具有低背景信号、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独特优势,目前已成为一种优越的分析方法应用于生物分子的痕量目标检测、临床诊断、环境和食品监测等研究;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MIP-ECL)是ECL和MIP的理想集成,现有技术中,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MIP本体存在模板嵌入较深,难以接近结合位点和选择性低的问题,其ECL活性物的灵敏度、稳定性低,导致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应用效果差;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致化学发光分子印迹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发明内容
为提供一种对污染物分子具有较高选择性、较高的灵敏度且操作简便的现场、快速筛检手段,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致化学发光分子印迹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致化学发光分子印迹传感器,包括钌纳米棒修饰的纳米纤维膜状的聚丙烯腈电极以及分布在聚丙烯腈电极上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所述钌纳米棒具有针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分子印迹聚合物包括以盐酸多巴胺为单体自聚合生成的分析模板,所述分析模板上设有检测靶标的容置空间,所述检测靶标包括玉米赤酶烯酮、槲皮素、阿托品或磺胺类抗生素。
一种电致化学发光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10%-15%wt的聚丙烯腈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得到聚丙烯腈电极;
将Ru(bpy)32+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1-3mM Ru(bpy)32+溶液,将Ru(bpy)32+溶液滴加在聚丙烯腈电极上,待有机溶剂挥发后得到钌纳米棒修饰的聚丙烯腈电极;
将盐酸多巴胺溶解于Tris-HCl缓冲液中,再加入检测靶标,得到混合溶液;将所述钌纳米棒修饰的聚丙烯腈电极置于混合溶液中浸泡,得到中间产物;清洗中间产物,用醇溶剂洗脱中间产物上的检测靶标,得到电致化学发光分子印迹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聚丙烯腈溶液中的溶剂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
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乙腈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或乙腈和丙酮的混合溶剂;所述醇溶剂包括甲醇;
检测靶标包括玉米赤酶烯酮、槲皮素、阿托品或磺胺类抗生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9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