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浅埋偏压大断面公路隧道单侧壁导坑法的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9099.X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2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徐磊磊;许王亮;余昭葳;潘红伟;宋战平;张玉伟;刘乃飞;刘奇;刘春华;刘富强;赵新玉;赵建彬;马璐;牛泽林;田小旭;韩大鹏;康宝祥;宋婉雪;许晓静;孙文琴;何十美;刘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00;E21D11/10;E21D11/14;E21D11/15;E21D11/18;E21D20/00;E21D20/02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娄柱 |
地址: | 71005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压 断面 公路 隧道 侧壁 导坑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埋偏压大断面公路隧道单侧壁导坑法的施工工艺,包括:钻爆靠山一侧小导洞进行扩挖,在保证施工空间前提下,使主滑层面,主层结合面尽量少露在开挖空间,对靠山一侧进行永久性支护;该浅埋偏压大断面公路隧道单侧壁导坑法的施工工艺,通过采用了导坑法与台阶法结合的快速安全施工方法,在前期保证施工空间前提下,使主滑层面,主层结合面尽量少露在开挖空间,增加了隧道施工的安全性,进一步通过永久支护与临时支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支护扩挖,有效的预防了掌子面围岩出现大面积坍塌,同时通过多机械、多工种和多作业平行作业,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路隧道施工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浅埋偏压大断面公路隧道单侧壁导坑法的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单侧壁导坑法又被称之为CD法和中隔壁法,主要被适用于地质条件比较差和岩体不稳定的地下工程建设中,单侧壁导坑法在开挖过程中,多机械、多工种和多作业实现平行作业时,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先行上导和后行上导分别预留核心土,不仅能有效预防掌子面围岩出现大面积坍塌,同时还能有效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相比较软弱的围岩而言,并不建议在施工中选择使用单侧壁导坑法,因为在比较软弱的围岩中,弱爆破效果比较差,再加上一般的爆破方式会对支护造成影响,其中就存在削弱中隔墙的作用,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加大安全隐患问题的出现,而在现有的单侧壁导坑法施工过程中,并没有有效的方法解决该问题;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适用于浅埋偏压大断面隧道的单侧壁导坑法的施工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浅埋偏压大断面公路隧道单侧壁导坑法的施工工艺,通过本施工工艺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施工效率低下、可能出现大面积坍塌导致安全性能低的问题,具有施工效率高、安全性能高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浅埋偏压大断面公路隧道单侧壁导坑法的施工工艺,包括
(一)开挖靠山一侧的Ⅰ部工作面
1.1)采用钻爆小导洞的方法对Ⅰ部工作面进行爆破开挖;
1.2)开挖后对Ⅰ部工作面的靠山一侧进行永久性支护,超前填充岩壁裂隙,加固周围岩体;
1.3)对Ⅰ部工作面远离靠山一侧的Ⅱ部工作面采用钢架支撑装置支护;
1.4)进一步组装可拆锚杆对Ⅱ部工作面进行加固支护;
1.5)在钢架支撑装置上组装橡胶气囊支撑底座和橡胶气囊,使橡胶气囊设置于Ⅱ部工作面的右壁与橡胶气囊支撑底座之间并处于挤压状态;
1.6)完成Ⅰ部工作面的两侧支护之后,进行Ⅰ部工作面的开挖,以15m为一单位进行接下来的导洞开挖工作;
1.7)对于橡胶气囊进行放气,拆除可拆锚杆和钢架支撑装置;
(二)Ⅱ、Ⅲ部工作面扩挖
重复步骤1.2)—步骤1.7),进行Ⅱ部工作面和Ⅲ部工作面的扩挖;
(三)Ⅳ、Ⅴ部工作面开挖
3.1)在完成Ⅲ部工作面扩挖后,采用错台开挖的方式依次对Ⅳ、Ⅴ部工作面进行错台开挖;
3.2)完成后在第Ⅴ部相差2m进行补强支护工作,加强支护;
3.3)在Ⅳ、Ⅴ部工作面开挖完成后,对隧道整体工作面进行支护。
优选的,在步骤1.1所述的Ⅰ部工作面两侧爆破开挖过程中,采用微正台阶法,上半断面超前2.5-3m,每循环进尺2.0-2.5m,且使主滑层面和主层结合面少露在开挖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90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