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任务有序性牵引策略的雷达编队协同探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97758.6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8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吴瑕;郑龙生;王年生;戢成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雷达士官学校 |
主分类号: | G01S13/88 | 分类号: | G01S13/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彭博 |
地址: | 43034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任务 有序性 牵引 策略 雷达 编队 协同 探测 方法 | ||
1.一种多任务有序性牵引策略的雷达编队协同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定雷达网络中每个雷达节点的能力向量,并获取待分配目标任务集;
获取所述待分配目标任务集中目标任务的需求能力向量,并根据所述雷达节点的能力向量筛选出所述目标任务对应的可用雷达;
逐一计算所述可用雷达和所述目标任务的契合度;
根据所述契合度确定雷达任务组,并采用有序性牵引策略将多个雷达任务组编队协同探测;
所有雷达有以下有序性牵引策略表示为:
其中,E(t)表示有序性牵引状态函数,Ha(t)表示雷达a在t时刻与目标任务mi的契合度列表,Hb(t)表示雷达b在t时刻与目标任务mi的契合度列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任务有序性牵引策略的雷达编队协同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向量包括:探测范围符合度、技术指标满足度、任务可调度和抗干扰能力适应度;
所述需求能力向量包括:需求探测范围符合度,需求技术指标满足度、需求任务可调度和需求抗干扰能力适应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任务有序性牵引策略的雷达编队协同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用雷达的筛选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计算所述雷达节点的综合能力值和所述目标任务的需求能力值;
若所述雷达节点的综合能力值不小于所述目标任务的需求能力值,且所述雷达节点的最小能力向量不小于所述目标任务的最小需求能力向量,则所述雷达节点为所述目标任务的可用雷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任务有序性牵引策略的雷达编队协同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能力值和所述需求能力值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雷达a的综合能力值,表示雷达a的能力向量,且表示目标任务mi的需求能力值,表示目标任务mi的需求能力向量,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任务有序性牵引策略的雷达编队协同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契合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K(a,mi)表示雷达a与目标任务mi的契合度,表示雷达a第l项能力向量占综合能力值的比例,表示目标任务mi的第l项需求能力向量占需求能力值的比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任务有序性牵引策略的雷达编队协同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任务组的确定过程包括:
按照所述契合度的高低排序得到所述雷达节点对应的目标任务列表;
优先排定所述目标任务列表中契合度最高的所述目标任务作为雷达节点的探测目标;
单个所述目标任务匹配的雷达节点不超过j个。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任务有序性牵引策略的雷达编队协同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任务组的确定过程还包括:
对于目标任务,若第二雷达节点与所述目标任务的契合度最小值大于所述目标任务与匹配的第一雷达节点的契合度的最大值,则所述第一雷达节点退出所述目标任务的探测,所述第二雷达节点优先排定所述目标任务作为探测目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任务有序性牵引策略的雷达编队协同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队协同状态方程为:
其中,Y(t)a表示编队协同状态函数,p(E(t))表示E(t)的先验概率,argmax表示最大后验估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雷达士官学校,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雷达士官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775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