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盾构机分体下井平移组装过站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2790.5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2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卫勇;王振华;董庆军;牛少侠;张亚军;宫海兵;苗永军;谭智文;陈涛;呙长文;王明涛;张文瑞;王艳海;周希华;马志道;杨彦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三局集团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E21D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51041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北太路16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盾构 分体 平移 组装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盾构机分体下井平移组装过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施工准备:端头井准备以及现有始发托架改造,始发托架包括前托架和后托架;
S2、盾尾下井平移:将放置盾尾的托架下井固定于底部钢板上,使用履带吊将盾尾吊装下井后和托架固定在一起,平移就位;
S3、刀盘、前盾、中盾下井平移:将放置刀盘、前盾、中盾的托架下井定位与底部钢板上,利用履带吊按中盾、前盾、刀盘的顺序吊装下井组装后和托架固定在一起,平移就位;
S4、盾构机主机组装:将盾尾与中盾组装合体,测量前托架距离洞门的距离,确保前托架的前端距离洞门端墙1000mm;
S5、反力架安装:将反力架高度控制在负2层站台高度空间以下,将反力架下井,平移就位;
S6、拼装机安装:拼装机通过管片车从车站接收端通过卷扬机拖拉至始发端,剩余3米由人工加倒链拉至拼装位置,拼装机推到法兰接触面后进行螺栓安装;
S7、螺旋输送机安装:螺旋输送机通过管片车输送到盾尾后,利用倒链将螺旋输送机拉起至安装位置,完成安装;
S8、后配套台车通过站内铺设轨道,利用电瓶车整体拖拽过站至始发端,与盾体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机分体下井平移组装过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
S11、复核量测车站净空尺寸,并保留所需工作空间;了解车站结构形式,复测底板标高并用砂找平;
S12、准备H型钢,制作马凳,并安装至端头集水井内,标高与底板相同;
S13、根据端头井尺寸,准备底部钢板,将底部钢板满铺在底板上方,进行拼接,底部钢板之间的焊缝采用节段焊,焊缝不能高于底部钢板的上表面;
S14、始发托架准备,根据车站结构尺寸把始发托架设计分为前托架和后托架;
S15、对底部钢板上表面进行清理,并在始发托架的行走路径上涂抹润滑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机分体下井平移组装过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前托架和后托架之间采用定位销连接,前托架的后端设置若干定位销,后托架的前端设置若干相应的定位孔,定位销和定位孔之间为间隙配合,定位销采用圆角设计方便插入,在进行合体后确保始发托架稳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机分体下井平移组装过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
S21、履带吊就位,将盾尾与后托架固定在一起,下井盾尾和后托架;
S22、准备两个100t液压顶和一台泵站,将泵站与液压顶连接,两个液压顶布置在后托架一侧,并与盾尾轴线垂直,在液压顶的后部的底部钢板上焊接顶推支座,确保每次横向顶推1800mm,如此反复推进直至盾尾从左线到达右线始发洞门范围;
S23、盾尾顶至右线洞门时,停止横向移动,改为纵向移动,人为将两个液压顶旋转90°,将液压顶放置在后托架的前端进行纵向向后顶推,直至盾尾就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盾构机分体下井平移组装过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支座包括推板和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垂直安装于所述推板上,所述加强板为直角三角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机分体下井平移组装过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
S31、将刀盘、前盾、中盾组装在一起,并与前托架固定,为顶推做好准备;
S32、准备两个100t液压顶和一台泵站,将泵站与液压顶连接,两个液压顶布置在后托架一侧,在液压顶的后部的底部钢板上焊接顶推支座,确保每次横向顶推900mm,如此反复推进直至刀盘、前盾、中盾从左线到达右线始发洞门范围;
S33、顶推至右线洞门后,停止横向移动,将两个液压顶放置在后托架的后端,使用液压顶顶推后托架,使盾尾前行至与中盾合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三局集团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三局集团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279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